华大基因发布的公告回应。
华大基因发布的公告回应。
南都讯记者刘晨针对公司虚增利润、关联交易等质疑,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基因”,300676)在4月7日傍晚发布《关于网络传闻的说明公告》。公告称,公司不存在虚增收入或利润的情形。迟延确认收入主要是出于谨慎的角度,由于相关收入核算与会计政策存在不一致,因此存在收入确认的跨期问题。
华大基因发公告否认
4月4日晚间,华大基因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下称“深圳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19]32号,下称“《决定书》”)。
根据《决定书》,华大基因订单型收入确认依赖的系统存在漏洞,相关收入核算不规范使得公司2017年多计收入1327.94万元、净利润1244.94万元。
基于上述情形,日前有报道质疑华大基因存在虚增利润的情况。
华大基因在公告中称,上述问题主要系信息系统不完善延迟确认收入所致,公司不存在虚增收入或利润的情形。迟延确认收入主要是出于谨慎的角度,由于相关收入核算与会计政策存在不一致,因此存在收入确认的跨期问题。
另外,网络上质疑的关联交易问题主要聚焦在华大基因向关联方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智造”)预付款超过合同金额的问题。
华大基因此番表示,2017年华大基因与关联方华大智造签订多个采购合同。公司与关联方华大智造签订合同编号13100-600086号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1.28亿元;同时公司与华大智造还签订了合同编号13100-600121号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1.64亿元。公司向华大智造支付的1.59亿款项,包含公司600086号合同金额0.84亿元以及公司600121号合同金额0.75亿元。
华大基因称,公司以往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与2019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事项主要系向关联人采购商品、采购固定资产、采购服务、提供测序服务、房屋租赁等日常经营性交易,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正常交易事项,有利于公司与关联人发挥双方在业务上的互补协同效应,提高各自的经营效益,关联交易遵循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公平自愿、合理公允的基本原则,依据市场价格和成本加成的原则,协商定价、公平交易,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华大基因还强调,前述合同在公司股东大会批准的额度内。针对上述情形,公司今后将加强关联交易的相关流程。
深交所发出问询函
针对华大基因公告,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再发问询函表示,2019年4月8日,你公司披露《关于网络传闻的说明公告》称,公司与关联方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签订合同编号13100-600086号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1.28亿元;同时公司与华大智造还签订了合同编号13100-600121号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1.64亿元。公司向华大智造支付的1.59亿款项,包含公司600086号合同金额0.84亿元以及公司600121号合同金额0.75亿元。请你公司补充说明以下问题:
1、关联方员工参与你公司研发、审批和项目跟进工作的原因和合理性,研发成果的归属情况及在你公司中发挥的作用、是否属于核心技术,你公司研发体系是否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存在依赖。
2、合同编号13100-600086号和13100-600121号采购合同的签订时间,合同约定的付款条款,包括不限于支付金额、时间安排等,向华大智造支付1.59亿款项的支付时间,是否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
问询函要求,华大基因方面于11日之前就上述问题做出回应。
两宗官司一宗胜诉
自2017年7月登陆创业板后,头顶“基因测序第一股”的华大基因迅速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当年11月14日股价创造261.69元每股的高值,市值成功突破千亿,成为第二家市值破千亿的创业板企业,仅次于温氏股份。
进入2018年,当年年中,华大基因股价一路下探,消息面上更是接连遭遇南京昌健“举报门”及后续引发的“圈地门”等质疑,其主营业务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更是被“华大癌变”一文质疑。此后,科技部几年前的处罚文件公开,外界再次将对华大基因的质疑聚焦于其“26万孕妇基因信息泄露”上。
而有关“举报门”和“孕妇信息泄露”两个事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前者华大基因胜诉,后者一审未当庭宣判。
进入2019年,华大基因股价较去年末有所回升。但最近4个交易日呈连续下跌情势,截至今日收盘报收72.72元/股,跌幅为4.39%。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罗莎琳)房贷业务已成为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日前,33家上市银行披露2018年报显示,去年末涉房贷款余额合计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