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倪明)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4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等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4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猪肉鲜菜涨价
不具备持续性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消费牢牢占据了需求侧头号主导力量。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1%。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如考虑4月份节假日天数同比减少两天的因素,测算4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与上月持平。2019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76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6212亿元,增长3.5%。2019年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0439亿元,同比增长17.8%。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的商品分别增长26.7%、23.7%和21.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导致4月份上涨比较多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猪肉价格的上涨,另一个是时令性较强的鲜菜鲜果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分别来看,猪肉价格是恢复性的,猪肉价格持续两年多的时间下降,确实对养殖户的积极性有影响,随着价格逐渐回升,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刘爱华称,经过一段时间,目前生猪规模养殖也比较大,应该说生产能力能够弥补供给的短缺和不足,实现猪肉价格的平抑。再从鲜菜、鲜果价格来看,这两个品种明显受到极端天气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季节性的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鲜菜鲜果价格的上涨也同样不会持续在一个高位。从这些方面来看,食品价格是有平稳的基础的。
就中长期而言,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看好消费平稳增长。具体来说,中国汽车消费并未见顶,居民消费占比仍有提升潜力,中短期内人口结构依然较为年轻,加之消费信贷发展方兴未艾,这些因素都将支撑中国消费继续向好。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
新产业新产品增长较快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趋稳回升势头。一季度,该项指标升至10个月以来新高的6.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6.6%。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1%和51.4%,均高于临界点。
新闻推荐
券商备战科创板转融通:全方位布局防风险 上市首日标的谨慎纳入
本报记者张欣培上海报道距首批科创板企业的亮相越来越近,科创板转融通业务也在加紧推出。4月30日,科创板转融通和转融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