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15日发布《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保护债券市场投资人合法权利,强化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约束,依法提高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成本,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据最高法民二庭负责人介绍,最高法于2019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
会议纪要主要针对三类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所引发的三类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审理问题统一裁判尺度,三类债券是指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三类纠纷案件是指债券违约纠纷案件、欺诈发行和虚假陈述纠纷案件以及发行人破产案件。
会议纪要明确提出,坚持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坚持依法公正、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坚持纠纷多元化解等四项基本原则,既要为国家经济秩序稳定和金融安全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确保案件审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也要切实保护债券持有人、债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秩序。
在案件管辖方面,会议纪要坚持“因同一发行人的债券发行和交易活动引发的纠纷尽可能由一个法院管辖”的管辖原则,就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案件、债券违约案件以及破产案件的受理、管辖、集中审理问题作了相应规定,原则上均由发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着力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债券投资人分头起诉、重复查封所引发的案件审理和执行困难,及时解决争议。
会议纪要强调,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议事平台作用,尊重债券持有人会议依法依规所作出决议的效力,保障受托管理人和诉讼代表人能够履行参与诉讼、债务重组、破产重整、和解、清算等债券持有人会议赋予的职责。对可能减损、让渡债券持有人利益的相关协议内容的表决,受托管理人和诉讼代表人必须忠实表达债券持有人的意愿。支持受托管理人开展代债券持有人行使担保物权、统一受领案件执行款等工作,切实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科学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