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和《动人》纸本水墨65cm×55cm2018年
张瞄《笼中的鸟》纸本水墨40cmx40cm2018年
3月5日,“反观写意:首届中国当代水墨画学术邀请展”在岭南美术馆1、2、3号展厅开展。展览由岭南画院主办、岭南美术馆承办,主要展现12名中国当代水墨画家运用跨语境下的符号学和图像学相关原理对当代写意水墨创作的知识结构、语言形态、问题方式、思想价值、文化身份等进行分析,为东莞市民带来具有实验精神的水墨作品展,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水墨画观赏体验。
这一展览也是岭南画院在研究梳理中的又一创新性探索,也是这一地方美术馆在持续呈现传播传统美术作品之外,不断探寻艺术的可能性、打造“有思想的美术馆”的又一积极实践。
展览将持续至3月17日。
用“中国方式”思考水墨作品
水墨画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绘画艺术之一,如何将其形式语言融入当代文化语境,一直以来是中国艺术界关注的话题。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实验性的水墨画作品与展览,对当代水墨画的造型、构图、技法以及趣味取向等方面进行探索。
当代水墨实验性的角度、思维方式及其文化价值,可以被看作是当代水墨创作的意义核心。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展览策展人陈国辉博士说:“展览试图形成以中国水墨的当代方式进入全球化艺术浪潮和以全球化的眼光看中国水墨的当代性的气候。”
展览主要讨论多个文化影响下的符号学和图像学,对当代写意水墨创作的影响,并对其知识结构、语言形态、问题方式、思想价值、文化身份等进行分析。
“随着人们愈加关注"非遗文化",水墨画毫无疑问会继续充当类似于京剧或太极拳一类国粹性质的"非遗"文化影响普通民众,但它的意义与当代文化问题和艺术问题无关。”陈国辉认为,属于当代艺术范畴的水墨画有可能提供多层面的解释对象,其意义和价值有可能具有当代性。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邀请了中国较有影响力的从事写意水墨创作的12名中国当代艺术家,试图从环视全球化语境下,反观中国当代写意水墨创作的语言形式、知识形式和思想形式,对“他者”视角下中国问题的艺术和自身文化主题中的艺术的“中国方式”提供多种层面有价值的思考。
打破水墨创作的思维方式
本次展览的一大特点,是参展艺术家的实验水墨在文化基因上承借“隐喻”的方式。“隐喻”是中国传统书画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环境有关,另一方面被文人士大夫用来展示才情。“隐喻符指代的是从传统水墨情结中解脱出来,赋予水墨创作如何进入当代的思维方式。”陈国辉解释道。
展览的另一大特点是视觉性(visuality),该词源自西方,其源头是注重形式并专注于审美的形式主义。据主办方介绍,20世纪后期,“视觉性”的词义范畴扩大,成为一种包含社会、文化、历史的社会建构,“视觉”自然而然地与“文化”连在一起,一种新的视角也随之被广泛应用。
陈国辉认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视觉文化研究溢出了美术作品本身,拓展了“图”与“画”二者关系,引入了“图像性”的重要概念。“图像性”的方式成为当代水墨创作的思维方式,打破了绘画与非绘画的界限,使各种物质材料上图画有机地联系起来,扩宽了中国当代写意水墨创作的题材、媒介、语言、思维与方式。
打造有思想的美术馆
近年来,岭南画院策划了大量传统的美术展览品牌,如国画、水彩、工笔、书法等,传播展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与此同时,也注重超前性、引领性,为东莞带来更多角度的艺术思考,让观众有创造性地思维,与传统的美术展览形成互补,同时也提升城市品位。
据主办方介绍,此前岭南画院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反观工笔学术邀请展”与“写意油画作品展”,都在展现传统艺术类型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新风貌。本次“反观写意:首届中国当代水墨画学术邀请展”也是岭南画院“超前性、引领性”的展览之一,希望能形成新的具有当代性的创作与研究品牌,为当代水墨创作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这也是岭南画院积极介入艺术前沿发展的原因。
“在东莞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积淀文化艺术的能量、营造更多都市气息。”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表示,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致力于打造有思想的画院、美术馆,希望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致力于成为美术的思想发起者、策源地之一,在为东莞市民奉上高水准的美术展览的同时,提升这座城市在艺术舞台的价值坐标,“这是一个很远大的目标,我们会用接下来的点滴努力一步步靠近。”叶向明说。
■链接
展览信息
学术主持:
杨小彦(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策展人:
陈国辉(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博士)
展览时间:2019年3月1日至17日
展览地点:岭南美术馆1、2、3号展厅
主办单位:岭南画院
承办单位:岭南美术馆
开幕式时间:2019年3月7日上午10:00
参展艺术家:刘庆和、黄一瀚、王彤、张正民、周湧、章燕紫、张卫、何玮明、张瞄、朱小坤、王宏州、陈文苑
新闻推荐
东坑节日狂欢 十大活动精彩上演 数万游客感受当地“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魅力
▲“射水”已经演变成为“卖身节”的代名词。□文、图信息时报记者陈武东通讯员文婷婷东坑宣万众瞩目的东莞市东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