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气象演播室体验气象播报本报记者 李金健 摄
本报讯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普及气象灾害和气象科学知识,增强公众主动防灾避险的意识和技能,市气象局在市气象天文科普馆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吸引700多名市民参加。
23日上午10时,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市气象天文科普馆,感受气象、天文的神奇魅力。在“气象万千”“小球大世界”“气象工作站”“低碳一天”等主题展区,市民朋友围着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听讲解。最受大家欢迎的是模拟体验天气预报主持人的活动,孩子们在欢快的游玩中,认识到电视上的气象播报的过程,一旁的家长纷纷为孩子拍照留念。
市民袁裕威告诉记者,他从市气象局的官方微博上了解到这个活动后就带着女儿参加了,目的是想让女儿了解更多天文气象的知识和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自己也能利用这个活动多花时间陪伴她。在阳光中心小学读四年级的郭启耀和何宗承也是由家长陪伴来的。他们表示,通过这个活动,直观地学到了太空知识以及防灾减灾的技巧。
此外,广东天气微博22日发了一条短视频:3月22日晚上7点40分左右,东莞南城步行街下起了“局地雨”!经i东莞APP转发后,刷爆了东莞的朋友圈。那么,这种不多见的现象,气象学上是如何解释的呢?
市气象局预报科科长莫伟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3月22日晚在南城步行街突然降下的“局地雨”,是因为当时那个位置出现气流上升条件,再加上水汽充足相互配合产生的。它范围小、时间短,因此预测难度较大。并且,目前东莞市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可能会有短时强降水、大风等天气出现,市民应及时关注天气变化,自觉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新闻推荐
属于东莞这座“篮球城市”的又一项闪亮荣耀,在2019年早春三月圆满到来——在中国女篮的最高级别竞技舞台,“南粤玫瑰”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