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呈现低龄化
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此外,6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6成以上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睡个好觉对很多人来说成为奢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加入“失眠大军”。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笔者专访了东莞市东华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任兰振,为大家支招如何才能安然入睡。
中青年渐成失眠“主力军”
“过去人们对睡眠问题不关注,专门看睡眠障碍的患者不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前来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越来越多,年龄构成也有变化。”任兰振介绍,过去睡眠障碍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而如今从接诊情况来看,30—40岁的中青年渐渐成为失眠的“主力军”,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甚至有7岁的儿童也出现睡眠障碍。
任兰振指出,“大脑需要一定的兴奋和抑制节律调节来保障活动的正常运行,长期睡眠不足就是对这种节律的破坏,在本质上会引起大脑运作不畅,从而表现出整个人意识不清醒、思维迟缓并伴发情绪不良等外在行为,严重者甚至还会精神失常。”
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受睡眠疾病困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了超过90种与睡眠有关的疾病。例如“打呼噜”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障碍症”,严重者可能会造成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3.45倍、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2.85倍、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发作风险2.44倍。
避免用药的“两种极端”
对于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他们改善睡眠质量吗?
对此,任兰振分析称,睡眠障碍最主要的诱因与精神心理有关。比如压力大、紧张焦虑,都会导致睡眠障碍。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一定要调整心情,放松心态,以及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要注意改善睡眠环境,让睡眠环境更加舒适、安静、黑暗。在饮食上,有睡眠障碍的人群要少喝茶和咖啡,晚饭不要吃太油腻,不要吃得过饱,晚餐适当多吃点碳水化合物。此外,白天适当运动、晒太阳也有助于睡眠。
另外,任兰振建议,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再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来替代“刷手机”。
对于不少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服用药物也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否需要用药、用药剂量多大,这些都要严格遵循医嘱。
“患者中容易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一睡不好觉就随意用药,另一种是非常害怕药物产生副作用,坚决不吃药,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任兰振说。
(文/图 姚梓婷)
新闻推荐
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 下月起实施,高耗能等行业最高加价300%
本报讯4月1日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执行累进加价制度,用水多,支付的费用也增多。昨日,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东莞市水务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