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记者 曾德顺通讯员 莞环宣
全市17099个入河排污口,2021年完成规范化整治工作,确保2020年全市国考断面水质消除劣V类。3月22日,东莞市政府召开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坚战行动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并印发《东莞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坚战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做出了上述整治计划。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出席会议,要求各镇街(园区)、各级各部门围绕“水质达标”这个根本,全面打响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坚战,全力以赴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以赴打好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坚战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初步摸底查明,东莞共有入河排污口17099个,其中规模以上1224个。过去一年,东莞市水务局组织开展全市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3566个入河排污口得到初步整治。目前,全市仍有13533个入河排污口未完成整治,大量污染物通过“闸口”直接排入水体,污染河湖水质,部分河湖水质还呈现恶化态势现象,严重影响东莞国、省考核断面水质。
据了解,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布的1号令,要求“在2020年全省国考断面消除劣V类”。而在全省9个劣V类国考断面中,东莞就占3个。今年1~2月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共和村、旗岭断面水质虽然同比有所好转,但仍为劣V类;樟村断面水质仍未消除劣V类;泗盛断面也没有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要求,各断面水质情况不容乐观,东莞上下均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
东莞市区年内将基本完成整治任务
记者查阅发现,《方案》明确了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了“三步走”的整治计划。
2019年,东莞市区、茅洲河流域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石马河流域及长安镇(非茅洲河)累计完成60%的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其他镇街(园区)累计完成40%的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其中,2019年6月底前,全面摸清辖区内市政雨水、污水两套管网系统,开展溯源分析,找准污染来源,逐个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2019年9月底前,保证全面完成22条城市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
2020年,石马河流域及长安镇(非茅洲河)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其他镇街(园区)累计完成90%的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
2021年,完成所有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实现保留的排污口手续齐全、设置规范、排放达标、监测覆盖、一口一档、监管到位。全市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真正构建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
重点整治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
此外,《方案》提出东莞整治入河排污口,实施“一步棋”,但不搞“一刀切”。遵循“清理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整治原则,制定“一口一策”整治计划,分类提出处置措施,并实施销号管理。
哪些入河排污口必须清理?《方案》划定了重点清理范围:位于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还有位于东江干流、石马河、茅洲河、东引运河等重点河流沿岸的入河排污口,一律由责任单位按照相关职责,采取截污、雨污分流改造、清理取缔、封堵等措施进行整治。各镇街(园区)要以“散乱污”整治工作为抓手,彻底消灭一批违法排放、超标排放的入河排污口。
对于手续完备或明确计划保留的入河排污口,严格制定并落实提标改造方案进行整治。比如,所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入河排污口,由污水处理厂按计划实施提标改造工程。所有明确计划保留的企业入河排污口,由企业限期落实整治提升措施。若整治后不能稳定达标,则坚决进行“清理”。
新闻推荐
东莞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徒步活动现场。通讯员李晓宇摄信息时报讯(记者胡昌伟通讯员李晓宇)3月23日上午,在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