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在行业内,自动化设备分为非标和普标,而所谓非标设备就是非标准化自动化设备,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所、行业特征、用途等进行独立设计。一条非标准化自动化生产线可能超过1万个零件,涉及4000种零件,相当于一条生产线每个同规格的零件需求只有两三个。零件品类繁多,标准长期缺位,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和使用者的痛点。
在《制造时代》第二集“人在商界”中,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合达公司”)用两年的时间,把非标自动化设备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分类,编写成一本厚达3000页的“设计字典”。他们要让“非标”变成“有标”,让设计变得更简单,让设备制造商成本更低,推动自动化的普及,使更多企业用上自动化设备。
3000页“设计字典”
让“非标”变“有标”
谈起怡合达公司要做什么,公司总经办总监黄强如数家珍。他说,在非标自动化领域,采购一个零件,往往需要找专门的非标零件加工厂进行特殊定制,采购成本和时间成本高不说,质量和规格也没有保证。在非标自动化领域,因为零件繁多,标准缺位,造成设计通用性差,质量不稳定,交期无保障,供应商难管理,单价成本高等痛点。
“我们要进行标准化,通过"工业乐高"的模式,把一台设备的零件化整为零,能够标准化的地方就进行标准化,包括零件的规格、连接方式、质量标准等。”黄强介绍。他举例说,从零件到一台机器,中间需要进行组建和模块组合,假如把这些进行标准化,搭建一台设备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但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他们首先要做的还是怎么进行标准化。在纪录片中,怡合达公司总经理金立国说,公司有个将近100人的团队,历时将近18个月,编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叫《FA工厂自动化零件》,厚达3000多页。这本书里将各种非标零部件进行分门别类,基本上按照怡合达的标准进行选型。
黄强说,这本书的标准,也成为了行业内设计师通用的标准,成为了自动化工程师的“设计字典”。而这也要得益于怡合达公司将标准化与集约化、平台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打造电商平台
注册用户已达8万
“我们有一个工业电商平台,就是给自动化设备提供标准零部件的。”黄强说。许多设备商的需求非常零散,同一个零件只需要两三个,为了这几个零件要去询价,成本非常之高。作为本身也是非标零件的生产厂家,2016年,怡合达公司的电商平台上线,在网上将零散的需求集约起来,将他们公司的上游供应商集中起来,提供集约化的生产和供应,从根本上降低这部分的制造成本,从而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
电商平台的背后,怡合达公司还有4万多平方米的仓库,里面有13万个不同品类的单品,能给客户提供7天的交付期。平台上在售的单品则有47万种。“这就好比以前客户是去街边小店买东西,现在是到超市里购物,在这个超市里可以把需要的标准件一站式采购。”黄强说。
目前,怡合达公司的电商平台已经有8万注册用户。去年,有成交的注册客户达到3万。作为一家市级“倍增计划”企业,怡合达公司用一年就完成了倍增,并在2017年成为东莞市第十一批上市后备企业。公司的电商平台,也被工信部评为“优秀工业电商案例”。
设计产品模型化
给设计师节省9成时间
现在,怡合达公司与德国一家公司合作开发3D目录,将产品模型电子化。以前,设计师设计需要画图纸,现在只要装上软件,下载相关图库,在设计设备的时候只要进行选型,然后构建模型就可以,可以节省9成的设计时间。设计之后,可以生成零件的采购清单,而这些零件在怡合达公司的电商平台可以进行一站式采购。未来,这款软件将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
“我们通过供给模式变革,系统降低自动化设备采购成本,节省客户的设计采购时间,同时致力于共性技术和产品标准的普及推广。”黄强说,怡合达公司致力于推动自动化的普及,为中国设备奠定在全球行业话语权助力。
新闻推荐
麻涌镇委书记黄桥法现场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多个项目今年竣工投用
■麻涌镇委书记黄桥法现场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情况麻涌供图本报讯大项目带动大发展!3月13日,麻涌镇委书记黄桥法,副镇长、漳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