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片区水上公交线路图 □信息时报记者 曾德顺
3月26日,记者从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东莞市滨海湾片区常规公交规划公交线网及站场设施规划专题》(以下简称“《规划》”)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中,市民可在4月1日前提出意见和建议。《规划》显示,未来,滨海湾片区将规划接入广深第三高铁和5条城市轨道交通,并开通连通大湾区主要城市的城际公交,还将建设水上巴士等特色公交。
关键词1:国铁和城际网
新区轨道交通60分钟抵达港澳
在国铁和城际网方面,《规划》提出滨海湾新区要接入重要区域铁路,协同构建连通区域中心及重大枢纽的区域轨道系统。针对铁路规划方案,滨海湾区应推动深茂铁路的建设,积极争取新铁路通道资源,扩大现有滨海湾站车站规模,预留接入赣深南沙支线、中南虎城际高铁的条件,远期弹性预留接入广深沿江第三高铁的条件。实现新区轨道交通60分钟到达香港、澳门、广州城市中心;30分钟到达前海、南沙、宝安机场、东莞市中心区、松山湖等湾区核心地区。
接入中南虎城际、赣深南沙支线后,可利用珠江西岸广中珠澳高铁、肇顺南城际、松龙城际、广深第二高铁等,可实现与广州、深圳、中山、珠海、肇庆等湾区核心城市的快捷联系。与南沙、深圳机场等共建共享互通互联的世界级湾区枢纽群。
规划新增中南虎线城轨,2020年前开工建设中南虎城际东莞段等项目;远期目标,2030年前建成中南虎城际东莞段等。新增广深第二高铁:对接规划深清高铁、永广高铁,由深圳西丽往北,利用赣深南沙支线,接入东莞、广州北,实现大湾区与川渝快速联系。
此外还规划广深第三高铁:经深圳西丽、机场东,接入滨海湾后,沿江往北接广州东站,实现深港、广佛半小时通达。
关键词2:高快速路网
实现两横两纵的高速路网
在高快速路网方面,滨海湾片区将形成两横两纵的高速路网和一横两纵的快速路网。两横两纵高速路网中的“两横”指沿江高速、广深高速,“三纵”指虎门高速、虎岗高速支线、虎门港支线;届时,滨海湾新区高速道路网密度达到0.56km/km2。一横两纵快速路网中的“一横”指滨海公路(海堤路);“三纵”指滨海公路、连升路—滨海大道、沿河路,还有3处立交化改造,5处交叉口简化(非互通立交或隧道)。届时,快速道路网密度达到0.40km/km2。
关键词3: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5条城市轨道线路对接广深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规划5条城市轨道线路,其中2条市域快线(2号线、3号线)、3条区域普线(9号线、10号线、14号线),总里程48公里。
轨道9号线辐射沙田、厚街;与2号线、穗莞深城际换乘后,沿广深沿江高速往南,与10号线在威远岛换乘,跨太平河口后,穿过深茂进入滨海湾站,转入海湾大道与 3号线在滨海湾东站换乘,远期预留接深圳18号线。轨道10号线东联威远岛、虎门新老中心、长安中心区,可缓解虎门大道交通压力,兼有旅游功能,增强威远岛旅游资源辐射;与9号线在威远岛换乘,与14号线在虎门镇政府换乘,与2号线虎门大道站换乘,与3号线在长安乌沙村、长安步行街换乘后接入深圳11号线。远期预留接深圳11号线、广州22号线。
轨道 14 号线,南北串联虎门、沙田半岛、粤港澳合作岛;与 2 号线在虎门站换乘,与 10 号线在虎门镇政府换乘,与 9 号线在沙角炮台站换乘,与2号线路东社区换乘,与3号线换乘在粤港澳合作岛换乘。远期预留接深圳30号线。轨道2 号线:市中心区与西南滨海片区的市域快线,兼有联系新区 TOD 都市核心片区功能,换乘深圳 20 号线可达机场、空港、福田等核心地带。3 号线是市域快线,主要承担松山湖科技创新中心、长安、新区总部基地、国际交流岛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远期预留接南山条件。
关键词4:片区公交线网
规划开通广州、深圳等城际公交
《规划》提出,在区域层面,规划构建滨海湾片区(新区)连通大湾区主要城市的城际骨干公交网络。规划近期开通片区—深圳地铁(松岗)、片区—广州地铁(南沙)的城际公交线路,规划远期开通新区—中山市、新区—深圳市、新区—广州市、新区—珠海市、新区—香港、新区—澳门等基于高速公路的城际骨干公交线路。
而在市域层面,规划构建滨海湾片区(新区)连通中心城区、松山湖、常平等组团中心的市域骨干公交网络。规划远期开通新区—中心城区、新区—松山湖、新区—常平等基于高速公路的市域骨干公交线路。
关键词5:特色公交体系
规划水上公交线路和中运量公交线路
《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规划提出,将构筑湾区特色水上交通体系,并增设相关进出口岸。规划远期开通虎门港澳码头—南沙港、虎门港澳码头—新中山港、虎门港澳码头—香港海天码头等水上公交线路。
同时滨海湾片区还将打造轨道+中运量+常规公交的多样化复合公交出行服务体系,规划6条中运量公交线路,将补充轨道交通的覆盖和服务范围。
新闻推荐
笔者从农行东莞分行获悉,经东莞市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推荐、广东省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核定,农行东莞分行获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