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顺文作品《晨圣万象》岭南画院供图
3月29日,“当代重彩写辉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林顺文工作室"古代壁画研究"课题成果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是林顺文工作室成立5周年、“古代壁画”课题研究的一次汇报展,共展出作品200件。
本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岭南画派纪念馆、岭南画院、东莞市美术书法教育研究会共同主办,将持续至4月7日。
用新的色彩语言表达审美理想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笔画在整个中国画体系里占据越来越大的分量,以中央美术学院蒋采苹教授的中国工笔重彩画高研班为代表,将重彩画推上了一个高度。其现代性的构成与天然矿物颜料丰富色彩的应用,为传统中国画笔墨与色彩结合开启新范式,吸引了一众渴望在传统绘画中寻求突破的画家,林顺文正是其中的一位。
2012年之前,林顺文专注于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注重传统笔墨的训练。对色彩有着特别偏好的他,一直在寻求色彩与笔墨现代化的结合。通过临摹古代青绿山水,林顺文体验到天然矿物质颜料的高丽、朴华和饱满,渐渐萌生了走“重彩写意山水”的绘画之路。
2015年,林顺文受邀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艺术人才资助项目——“山西壁画重彩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实地走访考察了大量的洞窟壁画,并进行了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画、敦煌莫高窟、新疆千佛洞等洞窟壁画的临摹,进一步深入体会到天然矿物质颜料的材质美感及其为作品所带来的视觉震撼。
通过几年的临摹实践,林顺文开始在创作中使用矿物质颜料,不断的研究和尝试,显现出独特的视觉表现,“通过探索和运用新的色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我觉得这也是形成作品个人风格的一种途径。”在作品表现题材的选择上,林顺文尽量寻找大众不轻易触及的内容,因而其作品总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清新面貌,从中体现个性的审美创造。
呈现当代中国重彩画多元的艺术面貌
近几年来,林顺文带领其工作室的成员在壁画研究上下足了功夫,完成了5年漫长的壁画考察写生之旅,从实地考察、与当地专家交流学习、现场写生,再回到工作室进行临摹、创作,他们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壁画研究体系。同时,积累下大量的作品,截至2018年,林顺文工作室成员共36名,围绕“古代壁画”课题研究的作品多达500余件。
师古人、师自然,一直都是中国艺术教育所遵循的准则,在整个壁画研究项目中,林顺文工作室同样坚持这样的学习方法,向古代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走进自然、深入生活。沿着古代壁画的脉络,他们不仅完成了壁画考察之旅,同时完成了不同地域风貌的写生计划。
“在这些作品中间,呈现着一种生活性的、观念性的、技术性的和材料性的实实在在的探索,特别的具有当代性,也很鲜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画院院长李劲堃称,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林顺文和学生们的学习、创作热情,看到林顺文在重彩写意画上的思考,以及当代中国重彩画多元的艺术面貌。
新闻推荐
大气馆熄灯一小时 好玩的事情发生了 小朋友们通过“熄灯一小时”活动,在心里埋下环保的种子
东莞市大气环保体验馆“熄灯一小时”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光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