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举行的意大利琳琅沛丽皮革展,国外客商在咨询盛国新材料的最新产品受访企业供图
“这种材料做成手套使用时不需摘除下来即可随心操控手机、电脑等触控式电容屏电子产品。”昨日,道滘盛国(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国新材料”)总经理曾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研发的一项具有导电功能的实用新型专利,未来或将成为该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而近年来技术研发让公司以每年20%的速度实现快速发展,让公司成功从一家仿真皮革材料供应厂商切入制鞋、制衣的中高端市场,并打造自己的原材料品牌。
抢抓源头迈入产业链中高端
为了切入产业链中高端市场,盛国新材料为每一个系列的仿真皮革材料注册了商标,借此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在盛国新材料名下已经注册了具有不同功能的4款新材料的商标品牌。”曾皓表示。
但对于多数以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而言,新型材料和新品牌的市场推广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往往需要走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如何迅速打开市场?盛国新材料走了一条“捷径”。
“新材料出来之后,我们会参加各种国际性的大型展会,直接和鞋业的一线设计品牌对接。”曾皓表示,设计师是整个行业的源头,一旦设计师采用了我们的产品,那后续的订单也就不成问题了。
自2011年开始,每年两届的意大利琳琅沛丽皮革展,以及上海国际皮革展成为该公司推广新材料的必去展会。
“今年2月的琳琅沛丽皮革展,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和众多老客户的沟通,以及新产品的推介。”曾皓表示,Aldo、ARMANI、Guess、H&M、Polo、Zara,以及百丽、奥康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都成为他们合作的客户。
但作为传统的仿真皮料行业,令曾皓没想到的是,该公司研发的一项具有导电功能的实用新型专利,还获得某著名手机品牌的关注,未来有望突破目前的业态范畴,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前段时间,一家智能手机公司前来考察,后续有望在我们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面展开合作。”曾皓表示。
曾皓口中的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名为“一种导电合成革结构”的专利技术。该专利具有通过加入干法导电PU纹路,从而使其具有导电功能,同时又具有保暖的功能,而且手感舒软,做成手套使用时不需摘除下来即可随心操控手机、电脑等触控式电容屏电子产品。
“借智”研发助推技术快速提升
曾皓的创业经历有着典型的莞商特色。2002年,曾皓进入一家台资企业工作,两年后辞职开办了一家仿真皮革外贸公司,开始自己在该行业的闯荡之路。
盛国新材料的外贸之路在2008年之前发展得顺风顺水。“虽然处于仿真皮革行业的低端市场,没有议价权,但整个行业环境和先前的经验积累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曾皓表示。
2008年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国外订单的锐减让众多外贸企业处于困难的境地。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一向热衷于技术研发的曾皓切入仿真皮革的新材料,从外贸向技术研发转型。
盛国新材料的转型升级不但是金融危机倒逼的结果,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中国投资资讯网的《2019-2023年中国合成革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十年来,随着下游制鞋、家具等行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国内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
虽然踩准了行业发展趋势,但技术的提升和新材料的研发并非朝夕可成,盛国新材料的转型之路在众多老牌企业的竞争下,仍然面临技术短缺的困境。
“我们知道行业发展的痛点,比如,皮革的透气性弱、材料的环保性不够等等。但公司的技术积累仍然显得薄弱,要实现技术的突破耗时颇长。”曾皓表示,为此,盛国新材料在2008年后采取了“借智”的方式,引入日本、台湾等研发团队进行合作研发。
行业的快速发展让盛国新材料的“借智”之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扩展。在业界多年的行业经验,让该公司对众多工厂的特点了如指掌。“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我们和这些厂家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型材料,而且后期的批量生产也在这里进行。”曾皓表示,这种既提升了技术研发的速度,又可以打开工厂的销路的做法,让盛国新材料在行业内颇受欢迎。“我们在东莞有7家合作研发的厂家,江浙地区也有5家。”曾皓表示。
此外,为了提升自主研发的能力,盛国新材料从一开始就投入巨资引入自动化设备,采取“机器换人”,让公司得以轻装上阵,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来。“目前,公司有近70人,一条生产线三四个人就可以搞定。”曾皓表示。
技术的突破和多种合作模式的运用让盛国新材料获得了飞速发展,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接下来,我们将加大研发力度,向市场前景更为广阔的健康材料迈进。”从自主创新中尝到甜头的曾皓对技术研发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热情。而多年在行业内的技术研发也让曾皓于去年被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聘为观察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31日,2019东莞万众徒步迎春公益行在同沙生态公园举行。东莞市江西商会、东莞市广西商会、东莞市安徽商会等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