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山西晋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VOCs处理装置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导致4人急性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受伤。经初步判断,泄漏气体中含有硫化氢,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核查。事故发生后,该公司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但未将事故进行上报,存在瞒报行为。目前,相关部门已对该公司下达停产通知书,查封相关装置设施。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6月,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美欣达印染公司同样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了4死5伤。
对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相关单位及企业,应当提高警惕、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各项应对措施,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作业过程,严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
硫化氢中毒危险性高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具有臭鸡蛋味。当吸入高浓度的该气体极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毫克时,人体吸入可发生闪电型死亡。目前,我国规定的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每立方米10毫克。
若发生硫化氢中毒,中毒人员就会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
安全专家指出,硫化氢中毒多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含有硫化氢介质的设备损坏;输送含有硫化氢介质的管道和阀门泄漏;违反操作规程、生产故障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硫化氢大量生成或逸出;含硫化氢的废气、废液排放不当;无适当个人防护情况下的密闭空间作业;硫化氢中毒事故时盲目施救等所致。
如何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硫化氢危害性极高,企业必须按照行业规范,谨慎做好涉及硫化氢安全生产作业活动。
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制度,安全专家特别指出了以下六点预防措施:
一是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不能根据臭味来判断危险场所硫化氢的浓度,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导致嗅觉麻痹)。
二是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要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三是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坑、窑、地沟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硫化氢浓度,采取通风排毒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作业过程中应连续测定硫化氢浓度。
四是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配好防毒用具(防毒面具一般为逃生自救用),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员在场。
五是患有肝炎、肾病、气管炎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硫化氢作业。
六是要加强员工有关专业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而在东莞,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的部分行业领域包括化学工业、污水管道、井下作业、化学清洗作业等。其中在化学工业方面,含硫化合物的生产制造如对硫磷、乙硫磷、乐果、磺胺等;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橡胶硫化过程等均可产生硫化氢。在污水管道、井下作业,作业人员清理腌渍池、下水道、污水沟、化粪池、垃圾堆时常可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在化学清洗作业方面,清洗作业使用含硫的清洗剂;装置、容器、管道、换热器等,其物料及结垢含有硫及硫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会产生硫化氢气体。因此,这些行业领域需多留心眼,切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硫化氢中毒如何应急处置?
那么,一旦发现硫化氢中毒事故,有哪些应急处置措施?安全专家指出,涉及硫化氢的装置、设备设施应制定硫化氢中毒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一旦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时,参与现场抢救者必须在做好安全防护保障情况下进行施救。应穿隔离衣、戴防毒用具(空呼等),必须切忌盲目施救,谨防自身中毒。接着快速将患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等,吸入氧气,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适当使用解毒药物,同时积极对症处理抢救者。针对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者及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尽可能挽救伤者生命。
新闻推荐
东莞市失业或参保失业人员有2笔钱可申领 两类人员 最多可领2605.6元补助
东莞时报讯记者日前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东莞市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