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中堂镇潢涌村办企业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外,一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工厂环保实时信息。对于以造纸为支柱产业的潢涌村而言,这块显示屏,是村集体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的缩影。
从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到依托造纸业壮大,再到村级经济“四轮驱动”协调发展,潢涌村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探索出一条绿色转型路。去年,潢涌村集体总资产达69.31亿元,可支配收入6.63亿元,集体公益福利费总支出1.77亿元,村民每年股份分红人均1.4万元,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年近3万元福利保障。
发展造纸业闯出致富村
以前,潢涌村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被群众戏称为“路尾”“水尾”“电尾”之地。改革开放之初,当邻村邻镇“三来一补”招商事业红红火火时,潢涌村却无人问津。
招商不成怎么办?潢涌村不等不靠,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起红砖厂、办起水泥厂,最后将目光瞄准造纸业。经过几十年艰苦创业,潢涌村造纸业年产量大幅提升,集体工业产值从几百万元发展到超100亿元。
到2004年,因造纸而兴的潢涌,村一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达2.74亿元,在东莞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上排名第一,潢涌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蝶变成全市有名的富裕村。
多年粗放式发展,造成潢涌造纸业效能不高、产品低端、竞争力不强,“不进行产业升级,潢涌造纸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集体收入减少,集体福利就难以提高。”时任潢涌村党总支书记黎锡康下定决心,要带领全村忍住阵痛,谋求突围。
为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潢涌村委班子组织人员到国内外调研,聘请专家科学论证,并把村里高学历青年派到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专业脱产培训。同时,每年投入约1亿元工业技改资金,对造纸产业升级改造,累计投入约20亿元,创下各类发明专利87个。
从“筑巢引鸟”到“强笼壮鸟”
面对造纸业“一枝独秀”的情况,潢涌人意识到,“一业独大”不是长远发展之计。
近年来,潢涌村再次迈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继续优化提升“工业型”经济基础上,确立“一专多元”的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做大做强“物业型”经济、做精做优“投资型”经济、探索发展“服务型”经济,实现“四轮驱动”。
通过盘活现有厂房资源,潢涌村实施“工改工”和“三旧改造”,重新规划建设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集体物业,优化集体土地空间布局,实现从“筑巢引鸟”到“强笼壮鸟”的转变。
为盘活富余资金、优化资产结构,潢涌村利用村集体经济经营纯收入盈余投入资本运营。“今年,潢涌新增物业租赁收入和投资理财收入预计达1亿元,将成为我们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黎锡康说。
以建设美丽村居及打造精品示范村为契机,潢涌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村容村貌优化提升,完善村组小公园、村级绿道、村民活动场所等设施,建设文化广场、江滨公园、湿地公园。
如今的潢涌村,水道环绕、绿树成荫,古祠家庙与村居洋房循序而立,公园广场与农田鱼塘错落有致,村民生活富足喜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岭南水乡画卷跃然纸上。
南方日报记者汪祥波
见习记者钱明雅
亲历者说
潢涌村党工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锡康:
带着责任带着情怀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接过接力棒,我就要带着责任、带着情怀干下去,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在10多年里,东莞中堂镇潢涌村党工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锡康带着村里克服发展阵痛,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小康路。
2005年,黎锡康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新官上任,黎锡康“第一把火”就指向了村集体经济造纸产业转型,然而,部分村民对推动造纸业转型心存顾虑:集体收入已有2亿多元,猛然投巨资搞升级改造,风险太大了。为说服村民,黎锡康带领团队四处调研,对方案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并挨家挨户向村民讲清利害关系,最终改造升级方案获得全票通过。
2007年,潢涌村拉开了造纸产业升级的序幕,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努力培育自有品牌,成效也逐渐显现。“我可以自信地说,潢涌村现在已把小康稳稳地抓在了手里。”黎锡康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四轮驱动”规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庄环境更优美,村民生活更幸福。
统筹:洪奕宜骆骁骅
新闻推荐
■第三届市篮协换届合影本报记者程永强摄本报讯9月25日,第三届东莞市篮球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东莞市篮球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