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28日,“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签约仪式在大朗镇举行,该毛织服装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据了解,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是由大朗镇人民政府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专门针对毛织行业人才培养共建的毛织产业综合培训机构,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持续以企业需求为动力,采取开放办学模式,在教授技能、技术的同时,传承毛织文化,着眼大朗毛织产业的未来,创新毛织行业发展,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样板。大朗镇委书记陈福坤,镇委副书记、镇长方德佳,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益民,党委副书记、校长贺定修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围绕四大内容进行共建
据了解,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是由东莞市大朗镇人民政府与东职院专门针对毛织行业人才培养共建的毛织产业综合培训机构。签约仪式上,陈福坤、朱益民分别上台致辞,共同展望毛织产业学院的建成将为大朗毛织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仪式上,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黄刚、温春海、郑雅丹、朱华伟4名老师颁发产业学院外聘教师资格证书,并为晶辉针织、裕和针织颁发“人才共育校外实践基地”的牌匾。随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印象派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利和联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代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最后,在全场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方德佳与贺定修上台签署了“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完毕之后,陈福坤、朱益民等一同为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揭牌。据悉,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将通过发展规划共建、科技创新共建、人才培养共建、教师队伍共建等四大共建内容,切实增强人才对毛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支撑,为大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开放办学传承毛织文化
大朗是“中国羊毛衫名镇”,拥有“共建世界级毛织产业集群先行区”等23张国家级毛织名片。大朗毛织历经40多年发展,目前拥有1.7万家毛织企业、10万台数控织机、20万从业人员、600亿元全产业链年交易额,是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聚区。今年以来,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大朗瞄准“微笑曲线”两端,做大做强研发和销售环节,坚定不移推动毛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扎实成效。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省示范校和省一流校立项建设单位,先后与华为等4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在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有着丰富成熟的办学经验。该学院是东莞乃至广东职业教育的排头兵,此次与大朗共建毛织服装产业学院,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当地的产业优势结合,打造出“产学研”的合作新样板。接下来,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持续以企业需求为动力,采取开放办学模式,在教授技能、技术的同时,传承毛织文化,着眼大朗毛织产业的未来,推动毛织行业创新发展。
新闻推荐
东莞市举行绿色出行倡议活动 社会各界代表一起为绿色出行“打call”
■昨日,东莞市绿色出行倡议活动在民盈·国贸中心白兰花广场举行本报记者蓝业佐摄本报讯为弘扬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理念,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