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和妈妈一起参加朗读活动全媒体记者 郑志波 摄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一早起来,福星与父母探讨应该以何种方式表达对动物的关心。这源于福星热爱阅读的《物种日历》。福星,东莞南城阳光第六小学六年级学生。她仅学龄前的绘本阅读量,就近2000册。这主要得益于福星妈的陪伴与共读。
亲子共读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自2008年秋天福星出生后,福星妈便开始关注绘本阅读启蒙。不想,在这次与孩子共读绘本时,她又找到了与女儿沟通的秘密花园。
幼儿阶段的陪伴、共读,是亲子关系的蜜月期。从孩子3岁起,福星妈与爱人有共识地陪伴孩子共读绘本,慢慢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然而,十年前国内的绘本资源并不多,且价格偏贵。偶然一次的图书馆借阅之行,让她发现这里有大量的绘本藏书。于是,福星妈给孩子办理了借阅证,每月借阅一次,每次15本。到2013年,她发现每月15本的借阅量已经满足不了女儿的阅读“胃口”,便多办理了一个借阅证,一次可以借阅30本书。通过定期借阅,孩子逐渐形成规律性的阅读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为了营造阅读生活圈,福星妈也有意识地参加公益活动推广阅读,让更多小孩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幼儿园、图书馆讲故事,每次讲故事,小福星会站在妈妈身边当一个“活动书架”;有时候,福星会提议角色互换,妈妈当书架举着书,女儿来讲故事。这样的合作,让每一次讲故事,都成为愉快美好的记忆。
自主阅读追随兴趣走向更广阔花园
得益于绘本的启蒙,如今阅读已经成为福星的一种消遣、放松,学习之外给他愉快的体验。采访中记者走进福星的卧室看到,靠墙的一边排满五层高的书架,排列了上千本书籍。
从二年级开始,福星慢慢开始独立阅读,看的书籍从绘本向纯文字转变,阅读的方向侧重于文学类、幻想类、冒险小说。升入四年级后,福星以“一周一本”的速度阅读。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参加读书会、朗读活动、戏剧营等阅读周边活动,体验深度阅读的乐趣。仅是今年1月至5月,福星读了91册书籍。
在福星妈看来,孩子随着成长成为独立的个体,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通过阅读获得指引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定性、有主见的人。
12岁的年龄,福星也有追星的冲动。但她追的是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经常与父母分享林奈如何研究植物,并吵着要父母给她订购一本《林奈传》。当福星拿到《林奈传》,欣喜若狂地“啃书”,哪怕遇到艰涩难懂的文字,也能坚持读下去。
如今升入六年级,学业偏重,但福星依然每天离不开阅读,“只要把作业做完,有空的时候她会忍不住去读。”
让福星妈感慨的是,阅读让福星有了对探索世界、知识渴求产生了一种内驱力,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阅读成为母女沟通的情感纽带
福星妈坦言,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一起互相交流,一起认识角色,随后在生活中与孩子互动延伸,不断认识孩子的内心想法,让她和孩子有了特别珍贵的共同记忆。
福星在阅读,父母也在阅读,一家三口在阅读的平衡线有共识。很多时候,阅读也成为她们家庭沟通的纽带。福星妈感慨地说,因为阅读,母女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浓度。饭间,闲聊间,讨论的话题绕不开近期阅读的书目。周末,一起到图书馆借书、还书,或参加莞芽读书会,母女之间交流有说不完的话题,像朋友一样分享不一样的感受。
让福星妈印象深刻的是,福星读完《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不仅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写下来,并兴奋地将这本书推荐给妈妈阅读,还建议妈妈开一场读书会。在读书会上,一起与其他大小伙伴分享阅读感悟和启发。
对福星妈而言,她陪伴孩子亲子阅读的获得感更多。通过亲子阅读,不期而遇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推广阅读,让大家对这个城市的融入度更高。为此,福星妈还专门出版了一本《遇见绘本》。
/相关链接/
福星妈建议:
共读是优质的陪伴
父母如果坚持每天抽出一会的时间陪孩子共读,收获是优质的陪伴。幼儿时期的共读,每天可以维持半小时,且最可以保障的是在睡前阅读,并提倡让父亲参与陪伴阅读。当陪伴形成习惯,孩子会主动对阅读形成需求,慢慢形成优质的陪伴。
升入小学后,再给孩子灌输阅读的理念,孩子容易感到阅读就是学习任务,有抵触的情绪。如果在8-12岁的年龄还没爱上阅读,再往后更难培养阅读的兴趣。而早期的启蒙,可让孩子将读书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将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
福星妈建议,到东莞图书馆借阅书籍,也是淘书的渠道。从借阅的书籍中发现好的书本,可从网上给孩子订购,由此可以省下漫漫淘书路上不必要的开销。
新闻推荐
安全+畅通+温暖 东莞公安全力保“双节”平安 东莞市“双节”期间无重大突发安全事故,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形势良好
■“双节”长假期间,南城公安分局民警坚守一线执勤岗位,守护平安本报记者蓝业佐摄近日,一段东莞公安机动队员抱着突发抽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