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我可以自信地说,潢涌村现在已实现全面小康!”潢涌村党工委书记黎锡康自豪地说道。18日,记者从东莞市委宣传部的《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中获悉,2019年,潢涌村集体总资产达到69.31亿元,可支配收入6.63亿元,村民每年股份分红人均1.4万元,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年近3万元的福利保障。这个千年古村水道环绕、绿树成荫,村民生活富足喜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岭南水乡画卷跃然纸上。
改革开放前,潢涌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被群众戏称为“三尾之地”——“路尾”“水尾”“电尾”。敢闯敢试的潢涌人开起了红砖厂,办起了水泥厂,最后瞄准了造纸业。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实现了年产量从6千吨到300万吨、工业产值从几百万发展到超过100亿。到2004年,潢涌村一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2.74亿元,在东莞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上排名第一,潢涌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有名的富裕村。
在村办企业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外,一块电子显示屏正滚动播放着工厂的环保实时信息,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放物数据一览无余。对于以造纸作为支柱产业的潢涌村而言,这块显示屏,是集体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绿色发展的缩影。
2005年7月,黎锡康成为新一任潢涌村书记。他下定决心,要带领全村从产业转型升级中谋求突围。潢涌走上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道路。
2015年起,潢涌村每年投入约1个亿的工业技改投资,对造纸产业升级改造,累计投入约20亿元。同时,持续推进银洲、金洲、建晖三大造纸企业实现经营理念、生产能力、管理制度、科技人才和品牌管理“五个升级”,进一步巩固了潢涌造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从1995年荣获“东莞市文明村”开始,潢涌将文明创建纳入了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每年从村集体收入中拨款400万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经费,通过建立健全文明创建的体制机制、完善设施场所、创新活动方式,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
多年的实践证明,正因为潢涌始终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使得广大村民日益提升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始终伴随并推动着潢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006年,潢涌村第一期500套保障性农民公寓落成,推动村民“上楼”,逐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又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村容村貌优化提升,完善了村组小公园、村级绿道、村民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了文化广场、江滨公园、湿地公园。目前,村内建有1间社区医院、1家小学、1家幼儿园,1家台商子弟学校,1个大型体育馆、69个篮球场、3个标准游泳池,还有影剧院、图书馆。
潢涌还通过开展就业教育培训、加强岗位拓展推介、人才定点培养使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等多种举措,村民只要愿意,可以100%实现村内就业。
新闻推荐
“活泼开朗”“很爱笑”是老师和同学们对赵颢程的印象。赵颢程今年10岁,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喜欢唱歌、热爱运动、钟情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