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官微发布,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
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当天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广东省食安办、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湿米粉、木耳等食品加工和储运不当容易受到污染,常温长时间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为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必须查看保质期,家庭制作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当天食用完,如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尽快催吐,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新闻推荐
长安31家企业参加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 规避专利风险 助推企业发展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镇,进一步激发和提升长安镇市场活力,从“保护”“促进”两手助推企业应对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