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当从小培养运动习惯本报记者 曹雪琴 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此外,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对于学生体质、体育教学的重视已成共识。
记者邀请东莞市体育课开展得较好的学校介绍经验和做法。此外,政策的推行还可能对培训及相关行业带来一定影响,我们一起关注。
学校经验:
体育课+竞赛+体育作业=体育中考高分不难
东莞市可园中学体育科组长刘志华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该校体育中考学生满分率超过99%,平均分超过99.5分。在他看来,只要坚持锻炼,体育中考拿高分不难。
刘老师表示,目前学校体育课初一、初二级每周3节,初三级4节体育课。除了体育课外,学校各年级还安排了2次大课间(体能素质和跑操为主);第二课堂训练(个人选项);每学期还经常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校运会、篮球联赛、拔河、迷你定向赛、趣味运动会等)。
同时会安排以基本体能、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后作业,比如:球类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开合跳、登山跑、波比跳等,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下次体育课做好铺垫。
对于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刘志华坦言,最大的问题是场地。“师资方面可以尽快招聘专职体育教师。如果每班每天1节体育课,场地方面会有很大压力,按照我校60个班计算,每周有300节体育课,平均每节体育课有9个班级约450人参加,这么多人同时上课,场地器材会比较紧张,还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需要提前好好布置。”
培训市场:
有可能催生专门针对体育中考的培训项目
体育课成为学生的日常必修,体育中考成绩比重提升,是否会催生一批专门从事体育培训的课外机构?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校外体育类培训机构以兴趣为主的占较大比例,比如溜冰滑雪、跆拳道、中国武术、游泳、各类舞蹈、球类等等,培训时间大都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学生家长对于此类培训的态度,大多以培养孩子兴趣,锻炼身体为主。也有部分体育培训机构有开设以升学为目的的培训项目。相对较为专业,培训人数比较少。
未来,如果体育中考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是否会催生一批以专门培训中考相关科目的机构?东莞市教育培训行业资深人士许旭认为极有可能。他认为,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补充,校外机构以其灵活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在校内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估计校外机构很快就会推出以专门培训中考体育相关项目,从而改变原先校外体育类培训以兴趣为主的市场结构,转而会大大增大以升学为主的培训课程。
此外,许旭表示,政策一旦实行,对于带动体育器械等周边产品的发展和消费,以及青少年赛事活动都具有正向作用,比如会提高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参与程度,会增加体育赛事的场次和种类等。对于学校来说,也是打造体育特色教学品牌的好机会。可以以学校的体育特色教学为抓手,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专家观点:
分数不是目的,提高身体素质才是
体育中考提高分值重点不在考试,而是通过这种导向让家长、学校、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在刘志华看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除了学校开设相关体育课程外,建立起家校联动机制更关键。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体质健康,以身作则,主动参与,在假期带动和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完成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丰富假期体育锻炼的内容和改进活动的方式方法,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锻炼,促进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许旭认为,真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需多方努力。学校要形成常态化的体育教学计划;家长要从物质和时间上给予体育运动保障;社会要提供更多的体育公共设施和资本投入。社会上还要提供更多的舆论支持,形成共识,让每一个市民都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相关链接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近日,省外一所中学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结果遭到部分家长反对和投诉,引发关注,网友们赞弹不一。对此,有东莞校长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名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只是执教科目不同,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科技老师都可以做班主任。不过也要考虑到教育中的实际情况,一分为二来看待问题,对于综合素养不达标的体育老师,学校应该进行培训考核。
一石激起千层浪市民赞弹不一
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体育”一词成了热搜词条的关键词。对于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市民的意见褒贬不一,看法各半。南城的李先生认为,在教师整体素质节节高升的前提下,体育老师的内涵早已改变,现在需要改变的是市民对体育老师的偏见,体育老师“背锅”太久,这一次终于可以放下了。而莞城的蔡女士则分析:教育的确在发生着巨变,部分体育老师也在通过个人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带头打破人们对体育老师的偏见,大众在承认很多体育老师素质综合化发展时,也要看到还有很多体育老师的素质还没有达到胜任班主任的水平,因此看待这个问题一刀切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关键是学校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这件事。
需先明白“育”的内涵和班主任的职责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作为一校之长如何看?记者特别采访了厚街中学校长柴松方。
柴校长认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首先要明白教育的内涵和班主任的职责。他说,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新教育者,以体育、智育、德育并重”,可见教育不是只学习语数英等主科知识,新时代的学校体育被呼唤要发挥“育体”和“育人”的功能,这都与体育直接相关,因此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也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之一,“包括体育老师在内的副科老师都能当班主任,而且这在东莞有很多案例,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也可以做得很好很出色,所以社会大众也要更新对体育老师的认知。”
柴校长表示,学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要明白班主任的职责和角色,班主任是在学校里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人,担任着多重角色: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他们的思想塑造者、学习指导者、成长关心者、保健员、榜样等;对于班级来说,班主任是班级发展策略的设计者、是班级校园活动的组织者、是班级日常管理者;对于家长及其他社会人来说,班主任是“外交家”,班主任就是一个多面手,是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督促管理者,“新时代已经赋予了体育老师的角色定位,体育老师要想当好班主任,就需要具备上述素养。如果不具备,又要上岗班主任,那么学校应该对包括体育老师在内的副科老师们进行班主任素养培训并进行考核,保证体育老师高水平上岗"班主任"这个岗位。”
本报记者覃凤春/文
新闻推荐
原标题:14城出台稳地价政策稳楼市从源头发力来源:经济日报10月份以来,浙江绍兴市和江苏徐州市相继出台“稳房价、稳地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