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16时,位于黄江镇田心村面积65416.01㎡的网挂2020WT094号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停止,该块MO新型产业用地由东莞市天集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以2.03亿元摘得。
东莞市天集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为深圳市天集产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集产城”)子公司,该地块将打造成为天集产城在东莞的首个产业园项目——天集·磁海产业园(项目原名为天集·集汇谷)。
打造超百万平米产业新引擎
天集产城将投资10亿元,以“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为核心,打造产业聚集与人居环境、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同频共振的生态圈。
天集·磁海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超100万平方米,将汇集数万名高级人才、千家名企进驻,超百亿年产值。目前一期计容总建筑面积26.17万平方米,将配置高端研发大厦、研发中试大厦、智能工业大厦、企业领航总部、人才服务配套,满足企业从生产、研发、试制、中试、办公、销售、商务、展示、仓储全链条一体化物理空间需求。
天集产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2020年广东省及东莞市重大项目,该项目已获批重大项目基础和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提前介入手续,目前项目现场场地已完成平整,预应力管桩正在施工,配合相关主管部门要求,正积极抢抓进度,确保按照省市重大项目投资及建设进度要求加快推进项目落地。目前已有近50批来自深圳及东莞的高科技企业实地考察,并达成初步进驻意向。
今年天集产城加速全国布局,除了打造长沙浏阳河国际IP产业中心,还将打造中山首个“工改工”项目,并在南京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公园。东莞天集·磁海项目是天集产城2020年落地摘取的第四个产城项目,该项目是广东省、东莞市重大项目之一,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深莞融合发展上,发挥产业新引擎作用。
近年来,借助园区的力量,黄江因势利导引进高新科技项目,加快布局电子产业、深挖科技创新驱动,结合现有产业加强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全镇产业整体转型。
天集产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天集·磁海项目是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重大项目之一,将着力构建“3+1”产业体系,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以科技金融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支持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共建科学家、企业家智创大社区
天集·磁海项目地处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中轴线上,辐射半径在10公里范围。松山湖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高地;深圳光明区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成为源头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地。
从区位上看,天集·磁海项目东临区域主干道公常路,距离莞深高速黄江出口仅2公里,可直达光明、龙华、福田、南山等地,道路交通四通八达;莞深科学城快速通道(松山湖科学城至深圳光明科学城通道)开通后10分钟可直达松山湖;周边配套地铁1、4号线换乘站黄江中心站仅800米距离,2024年与深圳地铁6号线接驳,区域交通便利;项目紧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学校,周边景观资源丰富,西边紧邻花母山与蝴蝶地水库。
天集产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天集·磁海项目将在莞深协同创新、双科学城辐射创新、政企园融合创新、技术源头创新上,与政府、城市、园区、企业、人才一起共建打造成为莞深双科学城中轴线上的科学家、企业家智创大社区,成为深圳产业转移成本洼地、全球科研技术链接高地、高精尖科创菁英智地。
在园区运营服务方面,天集·磁海项目将依托双科学城的辐射效能,以及深耕天集一汇、两院、三中心、四平台运营体系,从近期的产业转移综合成本,到中期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与资源,以及长期的区域发展国家级红利势能三个层级为企业赋能。
在园区氛围营造上,天集·磁海项目将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产城人文社区,以创新为原点,以园区为驱动,对未来城市、未来产业、未来社区、未来企业、未来人才进行立体构建,以创业为起点,与企业家一起创新与奋斗,共建共管共享美好产业新家园。
未来,天集产城将以莞深融合,双科学城源头创新为磁极,以打造莞双科学城中轴线上的科学家、企业家智创大社区为蓝海,成为创新、融合、智能的现代科技企业聚集区,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磁力极。
携手深圳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作为东莞的临深小镇,黄江镇身居湾区核心腹地,坐拥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两大国之重器,未来发展潜力无与伦比。站在新的时代潮头,黄江面临怎样的机遇?未来又将如何打造“湾区制造名镇”,承接滚滚而来的创新资源外溢?
“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各种峰会都有大量莞深企业家的身影,莞深两地融合越来越紧密。”广东省工信厅专家吴益宇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制造能力,黄江身处莞深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各种优势资源不断汇聚,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在莞深交界处,黄江镇近年来百亿项目汇聚,高新企业云集,其中黄江人工智能小镇尤其受外界瞩目。今年5月,总投资达300亿元的黄江人工智能小镇项目在大冚村正式动工建设。项目整体占地面积3.51平方公里,位于松山湖科学城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紧邻光明科学城装置核心区,占据两大科学城装置区连接点的中心区位。不久的将来,高达数十层的莞深科创CBD将从这里拔地而起。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产业年度产值100亿元,产业年度税收超10亿元,入驻企业超800家,引进科技人才就业超3万人。
黄江人工智能小镇由星河控股集团投资建设。为加快构建共生融合的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星河产城研究院正式聘请工控兄弟连CEO吴益宇、工作家董事长蔡军、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师宏作为顾问。
师宏认为,黄江应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区,并不断优化集群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进驻,以充分发挥莞深两地的科研优势和制造技术优势。星河产城研究院副院长秦燕峰则认为,黄江可以通过与深圳建立合作区,加快集聚莞深两地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产业,进而带动相关制造业转型升级。
深莞产业集群课题组研究员魏建漳则进一步指出,黄江应联合光明区在莞深交界处联合推出地块,携手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打通地域和政策壁垒,制定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以充分发挥莞深两地研发和制造优势,促进两大科学城联动发展。
本版撰文:郑国豪韦基礼
新闻推荐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喜获殊荣 荣获“全国金融系统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文、图信息时报记者陈武东通讯员萧颖斯近日,广发银行东莞分行荣获由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金融系统职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