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随着“织交会”脚步的临近,各项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记者近日从大朗毛织管委会获悉,许多毛织企业表示,本届“织交会”能如期举行对毛织行业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对破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提振毛织行业信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哪里有冬天哪里就有大朗产毛衣
“织交会”是毛织行业风向标。记者留意到,日前一位巷头的毛织行业从业者陈浩宁在“12345热线”网络问政平台上,就如期举办“织交会”表达了他的看法。
“今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令全球经济饱受创伤。”陈浩宁说,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朗人,知道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举行毛织展览会。今年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情况下能够举行“织交会”对于大朗来说是一件好事。
“我一开始想今年会不会因为疫情而取消"织交会",因为我是巷头人,毛织贸易中心就在家门口,谁知道今年还是照常举行。”陈浩宁说,今年的“织交会”已经来到第19届,从面向国内到面向全球化发展,哪里有冬天哪里就有大朗的毛衣,大朗真的很棒!预祝第19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顺利开幕,祝大朗的毛织产业越做越好!
“织交会”活动满满
这不仅仅是陈浩宁的看法,也是许多毛织行业从业者的看法。从事毛织业20多年的林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比较特殊,受疫情影响,年初停工了很久,一度以为今年很难捱,没想到疫情控制住之后慢慢就恢复了生产。天气一凉我们就进入了生产旺季,现在已经连续赶工一个多月了,看到街上那么多"织交会"的宣传广告,我就知道今年的毛织行情稳了。”
为期6天的“织交会”活动满满。据悉,本届“织交会”将首次举办大朗毛织时尚周,届时将有10余场高品质大秀轮番呈现,其中既有大朗时尚企业和新生代的品牌发布,吸引了行业知名设计师的热情参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会期间,还将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联合举办“创新驱动数字赋能”——2020中国服装品牌营销模式创新论坛,邀请协会领导、行业专家、本地企业代表探讨服装品牌营销模式创新,理性思考大朗电商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深度激活电商赋能大朗毛织产业营销的可持续模式。
相关新闻
第十九届“织交会”宣传氛围浓厚
本报讯(记者李健武通讯员朗视)第十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开幕时间日益临近,记者近期走访看到,目前大朗镇内各主要街道都张贴或者挂着关于“织交会”的各种形式宣传广告,为“织交会”的顺利进行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近日,记者在迎宾路、美景路、富民路等各主要道路都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织交会”广告,有围栏广告、灯旗广告、T牌广告等,向广大市民清晰展示“织交会”的举办时间、地点和主题等。在毛织贸易中心广场外,记者看到大门两侧也有大型的广告条幅,宣传氛围可谓越来越浓厚。
此外,大朗还在广州、深圳等周边地区的火车站或地铁站附近广告位等也投放了“织交会”广告。同时,为了扩大“织交会”的宣传力度,组委会还在“织交会”官方微信以及《大朗周刊》、大朗新闻、荔香大朗等镇内媒体平台,构建宣传体系,进行大范围、有深度、高层次、强密度、多形式的宣传推广,努力把第十九届“织交会”打造成为国内外毛织行业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贸盛会。
新闻推荐
“因为东莞是我故乡!” 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炳权以科研助力东莞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受访者供图当谈起和东莞合作的契机时,年逾八十的毛炳权脱口而出:“因为东莞是我故乡,我得为她做点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