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市委政法委组织媒体采风团走进东莞市异地商会,并实地走访东莞企业,了解异地商会平安文化背后的故事。图为媒体采风团走进箭冠汽配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
本报讯10月28日,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中新社、南方日报、东莞日报、腾讯大粤网等媒体采风团,一同走进东莞市五华商会、湖南商会,实地走访东莞市箭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一诺重工钢构有限公司,了解异地商会开展平安文化建设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立足于本、外地人口严重倒挂的特殊市情,东莞推进以“人人友善,人人平安”为核心理念的平安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浸润式教育,引导社会群体提升守法自觉,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共融的友善氛围日渐浓厚。
据悉,作为外来人口大市,东莞在推进平安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导异地商会为企业员工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积极营造守法诚信、理性平和、宽容友善、积极向上的平安文化氛围,打造“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东莞平安文化品牌。
五华商会:
以党建促进企业发展
积极推行平安文化建设
自2018年以来,东莞市五华商会积极推动平安文化建设,成立平安文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动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完善组织架构,推广平安文化,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东莞市箭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箭冠汽配”)是五华商会示范企业,也是今年东莞市级平安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媒体采风团参观了该公司的平安文化宣传阵地、研发楼、创业大学、党群服务中心以及企业文化主题展,深入了解箭冠汽配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
五华商会执行会长、箭冠汽配董事长张国京介绍,该公司以党建促进企业发展,成功创建“五星党组织”,并将平安文化元素植入到企业员工手册、宣传栏上,让员工在业余时间学习“平安文化”相关知识,员工平安文化意识也大大增强。
箭冠汽配还将“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的企业精神和“务实、精进、高效”的工作作风,与中国传统文化、企业人文关怀与平安文化建设相融合,建立了企业搭台员工唱戏的沟通协商、关爱求助和普法培训“三大机制”,成为连接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桥梁,进而形成企业化解工企矛盾、员工纠纷的特有平安文化。
箭冠还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设立员工心理咨询辅导、诉求举报受理机构、爱心社、组织普法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访谈,每季召开员工代表会议,协商决议员工福利。
“通过平安文化建设,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园区平安友善的氛围好了,员工的幸福感也提高了。”张国京很有感触。
湖南商会:
关心关爱企业员工
打造平安和谐企业
近年来,东莞市湖南商会坚持以“服务会员,创建品牌商会;整合资源,推动实业兴邦;回报社会,传承湖湘文化”为根本宗旨。围绕创建湘商品牌商会、丰富湘商内涵,推进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搭建共享平台、践行公益慈善、积极推广平安文化建设,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广东一诺重工钢构有限公司(下称:“一诺重工”)是今年湖南商会参与平安文化建设试点企业之一,媒体采风团一同参观了该企业“平安文化”宣传阵地,新建办公楼、生产车间及企业文化宣传栏等,深入了解该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
一诺重工作为湖南商会的会员企业,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商会号召,将平安文化渗入到公司管理、设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员工的生活点滴中,打造平安和谐企业,让用户安心和舒心。
“我们在做企业的同时,更要积极推广平安文化建设,关心关怀员工。”座谈会上,一诺重工负责人严琼芳介绍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时说道。
6月初,企业一名电工小张因故受重伤请假在家不能上班,公司领导获悉后,立即启动关爱求助机制,小张请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等他完全康复后再来上班。这一举动使家境并不富裕的小张很是感动。“企业管理很人性化,对员工很是关心。今后我将更努力工作,更好地回报企业、回报社会。”
为提升企业平安文化建设成效,湖南商会还督促会员企业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防范能力,创造安全工作环境,全方位扎实开展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
新闻推荐
东莞市第二届“智网工程”网格管理员业务知识技能竞赛举行 砥砺奋进 勇争先锋
■昨日下午,东莞市第二届“智网工程”网格管理员业务知识技能竞赛在莞举行本报记者吕晓敢摄本报讯为进一步激发网格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