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直播、抢券抢红包、分享链接赢优惠、预付定金……最近你是不是在忙这些?“双11”购物高峰即将来临,作为疫情之后全球最大的消费促销季,很多商家对“双11”有更强的期待和更高的预期。
面对铺天盖地的促销活动,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7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网上购物更需冷静、不盲从,注重品质和售后服务。
“双11”要避开这些“投诉坑”
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网上购物,而性价比则成为网购的重要考虑因素。据往年“双11”投诉情况分析,网购投诉问题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优惠促销无法兑现、隐瞒或含糊促销限制、虚假宣传或展示、售后服务难以保障、食品不新鲜、商品不按时发货、物流配送延误等。
对此,东莞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应谨慎选择电商平台及卖家,注重信誉和售后。要选择资质齐全、渠道规范、售后完善、信誉度高的电商。对个人发起的网上销售活动,如小区微信群、公众号等,要慎重参与。另外,广大消费者应理性选择生活品,避免囤积浪费,选购食品、洗涤、卫生等生活必须品时,应依照自身实际所需理性购买,不要盲目跟风抢购囤积。
理性消费慎选贷款
另外,东莞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注意商家的促销优惠是否存在隐蔽性限制条件,网购前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规则,主动规避网购风险。
广大消费者应主动询问物流信息,加强沟通理解。这是因为“双11”购物热情集中爆发,物流压力增大、运力紧张,加上疫情防控等原因,寄送时间较往常均有延迟。消费者要及时与商家沟通并给予理解。
东莞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慎选贷款。“双11”期间,为促销量,各大电商分期付款小额借贷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广大消费者要注意手续费、利息等费用成本以及不良网贷的风险。
不要盲目相信直播带货
“直播+电商”也是“双11”的热门购物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
东莞市消委会建议参与直播网购的消费者要多注意,不要盲目相信直播带货,选择售后服务完善的直播平台;从自身需求、产品质量等方面,多角度考量是否需要购买产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账户交易安全和权益保障,不要随意点开购物链接,不要轻信私下交易等承诺,选择有第三方支付的平台交易;保留必要的交易凭证和记录,一旦权益受损,维权时要有理有据。
/消费提醒/
1.选择资质齐全、渠道规范、售后完善、信誉度高的电商。
2.对个人发起的网上销售活动,如小区微信群、公众号等,慎重参与。
3.理性选择生活用品,避免囤积浪费,不盲目跟风抢购。
4.注意商家促销优惠是否存在隐蔽性限制条件,规避网购风险。
5.慎选贷款,要注意手续费、利息等费用成本以及不良网贷风险。
6.不要盲目相信直播带货,要选择售后服务完善、有第三方支付的直播平台。
7.不要随意点开购物链接,不要轻信私下交易等承诺。
8.保留必要的交易凭证和记录,一旦权益受损,维权时要有理有据。
新闻推荐
石碣今年前8月 中心涌断面水质同比改善两成今年1月1日-9月24日,石碣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04%
今年1月1日-9月24日,石碣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