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古国真 李竹 通讯员 李晶
“我们有文化的"软硬件",有四梁八柱后,还需要营销,这一点体现在文化旅游产业上。”据统计,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已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2018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超5700亿元,占当年广东GDP比重5.79%,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如何加大发展广东文化旅游产业?汪一洋向记者分享了他的三点建议:首先是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园区就是在“筑巢引凤”。汪一洋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平台。“深圳在过去的发展转型时期,打造了田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园区内,文化和创意有机结合、碰撞反应,很多的高科技最早就来自于创意文化,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之后慢慢发展成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比如酷狗音乐、YY(欢聚时代)在羊城创意产业园里起步发展;微信在广州TIT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孵化,它从文化创意,慢慢变成高科技产品,现在成为腾讯主打的盈利项目。这些文化创意,不仅能刺激推动文化产业,还能对创新创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省文旅厅将支持华强方特、腾讯、雅昌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深圳市的4个产业园区项目和1个文旅示范区项目的支持。
其次是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汪一洋指出,要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我们要利用好港珠澳大桥等旅游资源,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美国有金门大桥,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跨海大桥;我们今天有港珠澳跨海大桥,这是当今世界一流的"桥岛隧"一体的跨海大桥,我们要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世界级地标景区景点。”
同时,省文旅厅筹划将广深港打造成世界级的科创旅游目的地,对标美国硅谷,发展 “科技旅游”。“我们有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大型科技企业,从深圳南山、到东莞松山湖,再到广州黄埔科学城,我们把各个城市的科技企业串珠成链,形成一条世界知名的科技旅游路线 。”
最后是建设旅游示范区。省文旅厅着力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广东已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7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出台《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办法》,创建了两批14个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是内容,旅游是渠道;文化是灵魂,旅游是双翼。文化与旅游结合就是"诗与远方"的结合,可以达到"1+1>2"的效果。”汪一洋表示,实际上,很多文化资源就是旅游资源。
为实现文旅融合,省文旅厅加速建设旅游示范区。“目前,位于广州白鹅潭三江汇流的广东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以后我们可以让群众免费看非遗,免费看美术。同时,我们还要像罗浮宫那样,把广东"其命惟新"百年美术大展布置起来,办全年展,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广东优秀的美术作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每逢节假日,可园博物馆都是市民最爱逛的景点之一。记者获悉,元旦假期(1月1日至1月3日),可园博物馆实行全馆区开放(包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