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导演陈晓卿(左三)与一众美食顾问携《濠江味传》到澳门
大厨与美食
文/图 林丹
广东人爱吃的乳猪原生于中华,还是舶来品?为什么好吃的乳猪必称澳门?
同为粤菜圈中,为什么澳门、顺德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而堂堂“食在广州”的省城却没入这一名册?
上周五,《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的总导演陈晓卿及此片的一众美食顾问携新片《濠江味传》到澳门,在永利皇宫掀起了一场关于澳门美食的热论。《濠江味传》得到澳门旅游局的支持,局长文绮华女士希望人们通过味蕾重新认识澳门。
这一次,陈晓卿不再担当导演,变身为《濠江味传》中美食探寻者。他说,他此前虽然只到过澳门两次,但是,他的纪录片却从不缺少澳门,从《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到《寻味顺德》和正在拍摄的《风味人间》。他认为,味觉是有时间线条的,线条上有不同的风景。《濠江味传》从味觉挖掘澳门的历史,澳门的变与不变。“澳门是一个历史的冰箱,保存着多种基因。澳门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
《濠江味传》总策划闫涛告诉记者,拍摄一部专门探寻澳门美食的纪录片起意于陈晓卿的一个问题:烤乳猪到底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佳肴,还是来自海外?如果是中国本土“出产”,为何说到乳猪言必称澳门?是舶来的吗?据典籍记载,春秋时就有“炮猪”,也就是现在的乳猪。6月登陆腾讯的《濠江味传》告诉观众,澳门乳猪是如何独树一帜的。
作为一个广州人,闫涛对粤菜有着更深的了解。他说,粤菜在历史上根本比不上鲁菜,它之所以成功就是胆子大,吸收各路精华。比如“焗”是西餐做法,但在粤菜中比比皆是。而同为粤菜,澳门与广州却有着极大差异,许多味道广州都没有,澳门却有。澳门将葡国菜、东南亚菜、粤菜中的各菜系完全打碎又融为一体,保留传统又融合新潮,大千世界各种精彩,“它沉淀了世界所有的美味,或者说澳门保留了许多带标本意义的美食”。云吞面虽然诞生于广州,但现在却不如澳门的好吃;起家于北京的谭家菜如今在京城已经式微,但在澳门却得到很好的庇护,永利的京花轩奇迹般成为澳门另一个传奇。
有意思的是,就在论坛之前,闫涛带着陈晓卿到永利的逸蝶轩吃川菜。到澳门不吃粤菜,不吃海鲜大餐,却吃川菜?闫涛的理由是“在此可以看到澳门饮食界面对多种挑战的姿态”。逸蝶轩的厨师长史卫东说,十年前澳门人是根本不接受川菜的,现在两方面都在改变,川菜减盐、减辣、减麻、减油,食客也在接受新事物,于是,川菜融入了澳门。
就在《濠江味传》拍摄期间,澳门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美食之都”称号,《濠江味传》恰好诠释了“美食之都”的名副其实。对于抬腿就能到澳门的珠海人而言,实在是有口福了。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郑诚,通讯员张亿、李景睿报道:一名来自英国的女游客乘坐公交车赶飞机,结果不慎将装有机票和护照的背包遗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