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桂顺龙堂80后“华哥”的龙舟龙狮文化情结
统筹/珠江商报记者黄祖兵
文图/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
端午节的龙舟身影、欢乐场景、响亮的锣鼓声渐渐远去,文明顺德·2018基层文体嘉年华——格兰仕·2018容桂多彩龙舟文化节活动也接近尾声。然而,那些欢乐热闹的场景,那些为传承龙舟文化辛勤付出、默默奉献的人和事,还在人们的心中回味。
被容桂乃至顺德龙舟人敬称的“华哥”黄志华就是其中之一。在龙舟、龙狮的爱好者中,黄志华属于80后,但同行却尊称他“华哥”,“自己为得到同行的尊重而感到骄傲和幸福,同时也更加鞭策我为龙舟文化事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顺龙堂” 名声远扬
走进顺龙堂二郎真君庙的龙舟活动基地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各种锦旗,书架上摆放的各种奖杯,印证着顺龙堂龙舟和武术文化的“威水史”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2016年7月在深圳“福永杯”第四届全国南狮公开赛获得铜奖、2017年在马来西亚国际狮王争霸赛中获得海外奖季军、2018年3月在中山黄圃举办的“吕祖仙诞杯”珠三角狮王争霸赛中夺得季军……敢于走出去国内甚至国际展示容桂独特的龙舟龙狮文化和风采,黄志华和顺龙堂默默地奉献着,是容桂龙舟文化的一面旗帜。
喝水不忘打井人。在慈善事业方面,顺龙堂龙狮协会、顺龙堂二郎真君庙的善举更是有口皆碑。多年来,顺龙堂龙狮协会、顺龙堂二郎真君庙先后与南山进士庙、绿榕古庙、十一王府地藏王宫、上街市大聖庙一起为容桂仁爱园、容桂星愿中心上街市秋园敬老院、容桂敬老院、冯派普敬老院进行义演、捐钱捐物资等。今年3月,顺龙堂参加了第五届3861公益活动,为“家和万事兴”南区社区妇女成长互助计划公益表演活动提供物资支持。同时,参加了容桂总商会举办的“商聚爱心 春暖容桂”活动,为公益慈善、扶贫助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华哥”为龙舟“好舍得”
黄志华是位80后,对龙舟情有独钟。
他说,阿爷、父亲和自己三代都玩龙舟。自己6岁大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参加游龙活动,并开始学打鼓。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了5年。随后,辞职自己开公司。目前,拥有自己的事业,还支持篮球队、足球队。“玩龙舟、舞龙狮,纯粹是业余爱好。”
“如今两餐都可以稳到了,赞助点资金用于自己喜爱的、群众欢迎的传统文化项目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每年的春节、端午节期间,就是黄志华最忙碌的时候。“日头忙公事,夜晚忙私事。”公事是要筹备相关大型活动,比如扒龙舟、舞龙狮等活动,不少事情都要自己出面协调、跟进、落实。忙私事,就是说,自己毕竟有多家公司,还要兼顾的。所以,只能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处理公司的事情。“好在自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还得力,自己才腾得出时间来办公事。”
起初,黄志华的老婆不理解他对龙舟投入太多时间,后来看到很多活动成功举办,才慢慢理解他的做法和付出,觉得这些“额外”的工作同样也很重要,对人生很有意义。有时,龙狮队应邀出去参加公益表演,队员没有饭吃。演出回来后,华哥都会自己掏腰包和队员一起有粥吃粥,有饭吃饭,就像一家人。
在容桂,乃至顺德,龙舟、龙狮爱好者中,黄志华属于年轻一代,但是,同行者尊称他“华哥”。他说,自己能得到家人、同事、队友们的认同便已足够。
传承龙舟文化一直在路上
在顺龙堂龙舟训练基地场室内,墙上悬挂着一块牌匾,“风雨不改,热情不变”这8个字显得特别耀眼。
黄志华说,顺龙堂龙狮协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守时守信。“定好的计划,承诺人家的事情,不管刮风下雨,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做好,要遵守诺言。”原来,这就是顺龙堂持之以恒的精神。
为了使龙舟、龙狮文化更好地传承,有更多人来学习龙舟、龙狮,他在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公益培训班。“去年暑假有两个班,有100多位学生来学习。”当初,还有个别家长不放心,后来了解到龙狮协会里面的会员有企业老板、医生、商家,还有公务员等等,他们都有正当的职业。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不少学生变得有礼貌,肯吃苦,家长们非常开心和放心。
“我们接收学生或社会人员来学习,首先要看人品。”黄志华说,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说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把武德灌输于每一个动作和日常言行中。
去年,黄志华注册了“粤顺龙堂”,向着更加正规化、规范化的方向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和影响力。
在传承龙舟、龙狮文化的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黄志华说,感激有顺龙堂一帮好兄弟的努力与协作和理解,希望合众人的力量继续去弘扬中国的传统龙舟和龙狮文化,还是那句话,“风雨不改,热情不变”“问心无愧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新闻推荐
广佛高校 以“龙”会友 高校龙舟队今日珠江竞渡 期望探索龙舟常态化交流
南医大顺德校区龙舟队正在训练。广佛高校以“龙舟”会友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黄子宁图/广州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