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郑佳乐通讯员彭碧云报道:“以前上公共厕所都要捂着口鼻,如今的公厕异味大减,设施也更加齐全了。”11月底,禅城区文明公厕改造项目竣工,禅城公厕一改破旧脏乱的面貌,摇身一变成了一道“高颜值”的城市风景线。
禅城区环境卫生养护中心管养的公厕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使用时间长,设施大多已残旧,部分公厕存在无老人尿兜扶手、无母婴设施、未建无障碍公厕和红外线冲水系统等现象,不适应市民使用需求。
为此,禅城区环境卫生养护中心根据佛山市文明公厕硬件“四好三有”的要求,对区内市政公厕内部的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包括改造红外线冲水系统和红外线洗手龙头、增设无障碍公厕、扶手、母婴设施、儿童座尿兜、男厕隔板以及统一指示牌等设施,目前禅城区内110座公厕已完成无障碍设施和指示牌的整改。
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圣堂街的元甲公厕大变样,公厕整体面貌得到很大提升。“我们为公厕门口的指示牌增加了"夜视"功能,方便如厕的市民寻找和辨认。”禅城区环境卫生养护中心工程师陈开平说。
新闻推荐
昨日,知行古灯博物馆在禅城区东鄱小学举行开馆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东鄱小学的小解说员正在介绍展品。/佛山日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