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贤芳在日常巡逻时,遇到老街坊便会了解近况。通讯员供图
“今天身体怎么样?”今年51岁的朱贤芳,是禅城的一名社区民警,在日常巡逻时,遇到老街坊,他便会多嘴问一句,了解街坊的近况。他从警至今已有25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街巷巡逻,调解邻里之间的日常矛盾,心系社区消防安全,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2017年以来,他管辖的兰桂、建设、后街、圣堂4个社区,连续两年“零命案”“零亡人消防事故”,防控成效在全区排名前列。
警长直联,手机24小时待命
2017年初,一直从事社区民警工作的朱贤芳,一人挑起了兰桂、建设、圣堂、后街四个社区警务工作的担子,是禅城区内100多名社区民警中唯一同时管辖4个社区的民警。
辖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实有人口约15290人,其中出租屋约1050间,流动人口超过6000人,境外人员370多人。
除了人口基数大外,该片区不仅居民小区、城中村混合交错,还涵盖了市内著名的旅游名片、商业街区和交通枢纽。而且4个社区情况不一,对此,作为大管家的朱贤芳坦言,“压力很大”。幸运的是,他有着多年社区管理经验。
到任时,朱贤芳首推警长直联制社区警务模式,整合了4个社区的居委会负责人、社区治保力量、社区民警,建立起由三方共同参与的警务直联微信群,更及时、更直接地了解辖区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
同时,他还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公布在各社区的宣传栏。朱贤芳介绍,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一个晚上会接到至少两三个居民的电话。”其中,大部分是一些邻里问题,如噪音骚扰、水管漏水问题等,看似小问题但却不容忽视,“处理不及时就可能引发更多纠纷”。
1警4社区,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针对4个社区的特点,朱贤芳为每个社区量身定制一套管理模式。
对楼房密集的后街社区,编织立体化治安防控网;在出租屋、小店密集的城中村圣堂社区,以促治发,紧抓消防安全整治;在老年人口密集、单位场所众多的建设社区,组建群防群治微信群;在地处祖庙路商圈核心的兰桂社区,打造警企联防+智能防范。
以建设社区为例,朱贤芳创新提出互联网+社区警务的思维,搭建起“一群五员”社区群防群治微信群平台。即由社区治安员、治安信息员、社区基干、单位治安责任人和基层党员等5类代表组建微信群。
8月30日,群众通过微信群举报建设社区一出租屋居住人员权某涉嫌盗窃的线索,他循线出击将其迅速抓获,成功破盗窃手机系列案5起。
目前,共有120多名治安积极分子自发加入群防群治微信群,60多名社区居民投身到义务护街队行列中,接获有效治安线索90多条。
把社区消防安全整治放在心窝里
“最担心圣堂社区,这一片连消防车都开不进。出租屋、小店密集,一家连着一家,若一家不小心烧起来了,谁都跑不掉。”据朱贤芳介绍,圣堂社区仅是出租屋就有400多间,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为此,他通过常态排查整治+“以发促治”两项新机制,全面提升群众消防安全能力。其中,“以发促治”就是运用个别火警事件鲜活案例,组织社区群众、出租屋主和场所消防责任人进行现场警示教育,不断强化社区群众的消防意识和自救意识。今年内,朱贤芳共组织消防检查整治行动145次,整治问题隐患875项,组织“以发促治”警示会5场,查处消防责任人18人。
真心为百姓,社区有效警情大幅下降
如何管理好4个社区?市民给出了答案,是真心。朱贤芳管辖片区连续两年取得“全区公安工作安全感满意度第三方评价调查”第1名的佳绩。值得一提的是,12月26日,佛山禅城岭南天地安保主任黄海蛟把“真心为百姓,人民好警察”的锦旗赠与了正在辖区巡逻的朱贤芳。
岭南天地安保主任黄海蛟介绍,无论是日常巡逻,还是宣讲培训、工作指导,朱贤芳对该片区的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朱贤芳的建议下,岭南天地重点部位的摄像头都换成了高清摄像头,“更换后,单位的防控网络更强有力”。
据统计,2017年以来,兰桂社区有效警情由原来的每月约30宗大幅下降至目前的每月3宗。此外,兰桂、建设、后街、圣堂四个社区,今年前11个月有效警情也同比分别下降27.1%、33.8%、33.7%和27.7%。
他的真心也被街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7年起,每逢春节,朱贤芳都能收到街坊的祝福———“朱警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这也是街坊对他工作的肯定。
采写:南都记者杨韵仪通讯员张亿
新闻推荐
忘带材料也能办业务,良好信用可兑换志愿服务 禅城探索中心城区“智信城市”发展之路
“信用禅城”一日游直播回顾可扫二维码观看12月26日,市民刘先生来到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准备办理个人健康证明,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