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洛客供应链大会现场,与会人员参观洛客为企业设计的产品。(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2018年,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创新平台、创新主体、新兴产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多个方面不断夯实南海的创新基础,为南海创新发展持续增强“马力”,加速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要一马当先。南海提出,要积极对接北上广深、港澳等城市和地区创新资源,对接央企、一流高校和国家级研发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特别是技术、人才、项目,加快转换动能,提升营商环境。同时,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添动能”
2018年12月28日,季华实验室主体工程在三龙湾高端创新聚集区核心区域——南海区三山文翰湖畔正式动工建设,立志“顶天立地”的季华实验室,将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补齐佛山发展的短板,也将为南海及佛山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升级动力。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是南海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除全力以赴推进季华实验室基建工程外,过去一年,南海还引进了国内最大的以创新产品设计为核心的互联网众创平台——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成立佛山城市设计中心和洛客华南研发与供应链中心,为南海创新发展“导入”更多设计端及供应链资源;另外,南海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著名院校在核医学分子影像、新材料、离岸孵化等领域签约共建了一系列创新平台;更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签订共建广东(佛山)研究院合作协议,布局半导体产业。这些创新载体和平台将有力地增强南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力。
以佛山城市设计中心和洛客华南研发与供应链中心为例,去年4月落户南海至今,其对接企业已超过400家,合作项目超过300项。
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副局长沈海泱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季华实验室的建设,做好季华实验室项目的落户服务,做好季华实验室的后勤保障。同时,利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季华实验室来推动、引领原有的创新平台升级。“另外,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跟踪好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开姆尼茨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一批创新平台项目的建设,做好平台与企业的对接,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机器人和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跑”
在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虹岭路旁,佛山安捷健康产业园的项目所在地已被围蔽起来,正在进行基础建设。该项目去年11月9日正式奠基,引进的是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产学研团队,将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创新产品生产基地,包括国际首创的呼吸感染防控系列产品生产基地等7个项目已经签署了入园孵化及产业化协议,在未来5年里,签约项目将陆续开始投产及销售,实现园区年总产值超3亿元。
此外,去年5月及12月,南海还分别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凡教授团队达成进一步合作,前者将在南海建设“精准临床免疫转化创新中心”,后者则把国内首个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项目落户南海。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是南海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凭借去年落子三个“重磅”项目,南海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发展再提速的新阶段。
沈海泱介绍,今年在做好引进项目跟进的情况下,将探索制定精准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措施,全力保障科研成果产业化。
此外,南海通过积极推进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建设,支持佛山高新区建设机器人产业园,推进建成机器人集成应用展示中心、珠江西岸智能装备按揭中心等,机器人产业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进驻。其中,位列国产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前五的华数机器人、埃夫特机器人、哈工大机器人、埃斯顿机器人已落户南海,其中埃斯顿机器人已于去年10月20日正式开业。
高企人才专利“快增长”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南海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团队、知识产权成果等,均迎来高速增长期。
2018年,南海全区共有101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684家企业获得公示拟认定为高企。截至2018年底,南海高企总量预计将达到1523家,增量及总量均居全市首位;“蓝海人才计划”去年引进33个高端人才团队,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五大领域;去年前10个月,全区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同比增长40.07%;发明专利申请量5301件,同比增长63.9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08件,同比增长200%。
2019年,围绕“高企提质”,南海将重点发展壮大一批标杆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将补强创新扶持的政策链条,适时制定南海区区高成长性创新骨干企业的扶持政策,建立分层孵化体系,完善企业成长链条,培育一批在各自领域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
去年,南海还先后发布《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指南》、《南海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例》、《南海区专利密集型产业分析报告》,从补贴措施到案例指引、产业分析,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随着专利密集型产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接下来南海还将进一步研究区域内专利密集型产业分布,并探索制定更精准的专利扶持政策,对专利重点产业、次重点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扶持进行区分和侧重。
文/珠江时报记者许徐以
新闻推荐
南海里水率先建立村居 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 26项法定权力和30项禁止行为,精准防范基层“微腐败”
沙涌社区举行村居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宣讲会。李慧君摄“以后社区干部工作都可以更加规范性和明晰了。”沙涌社区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