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南海提出,要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图为位于南海千灯湖的广东金融高新区。
南海将围绕“一环两站”建设创新集聚区,其中一站即佛山西站。
1月21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作党代会报告时表示:“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把握时代新要求,传承和弘扬"先走一步"精神,重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四小虎"雄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会议透露,南海将开展一系列创新探索,其中一大重点是围绕“一环两站”(即佛山“一环创新圈”和广州南站、佛山西站)建设创新集聚区。
“先走一步”的探索
1月21日,佛山西站迎来了它投入使用后的第二个春运首日,69对列车从佛山西始发,沿贵广、南广高铁飞速奔驰。未来,佛山西站周边将成为南海的重要创新集聚区之一。
佛山西站以北20公里,位于南海狮山的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内,自动化车间快速运转,平均一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下线。在华南基地的带动下,一个总产值预计近2000亿元的配套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这一基地是南海紧抓上一轮生产投资全球化浪潮,“抱大树回家”的典型代表。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汽大众传出信息,将在这一基地增资超百亿元新上电动汽车项目,“先走一步”探索迎来新成果。
南海素有“先走一步”的魄力和勇气。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就在距离今天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不远的地方,一群农民从田间地头走向了工厂市场,迅速成为第一批“万元户”,迎来了敲锣打鼓的声声贺富。
贺富的锣鼓激发了人们冲天的干劲,南海迅速掀起了“学富、比富、赶富”热潮。县、公社、大队、生产队、个体、联合体的企业“六个轮子一起转”,“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成为南海热火朝天搞建设的经典画面,也滋养出了蓬勃的民营经济。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敲锣打鼓贺富”“六个轮子一起转”,到上世纪90年代的全国首富县和首个引入土地股份制,再到21世纪的“三块地”改革破题和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再出发,及至当下民营企业的草根力量崛起,“隐形冠军”企业集群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中一路走来,南海不辱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奔腾大潮中,与中山、东莞、顺德一道,创造了“广东四小虎”的发展传奇。
草根经济在这里勃发。村级工业园遍地开花,在专业镇基础上,南海孕育了铝型材、家具、陶瓷、纺织等享誉全国的品牌产业集群,从一片桑基鱼塘发展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制造基地。
全球化故事在这里每天上演。从为香港企业代工起,南海饮下改革开放的头啖汤,大批民营企业由此起步;抢抓上一轮跨国生产投资的全球化浪潮,从实施外资和民资并举的“双轮驱动”开始,南海一手招商引资“搬大树”,吸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一手推动“雄鹰计划”,扶持南海民营企业升级调整,带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年奋发有为。当以信息和知识一体化为特征的全球化全新变革来临,南海已再度抢先启程。
“小虎”奋力再出发
如今,摆在“小虎”南海的面前,是众多面向全球的发展舞台:“粤港澳大湾区”“广佛超级城市”“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轨道交通发展”……在这些宏大的舞台上奋力起舞,彰显了南海对标世界、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决心。
这一决心在2018年的3场产业盛会中得到充分体现。
2018年11月2日—8日,2018绿色生产与消费交流会暨第二届氢能周系列活动在南海举行;同年11月14日—16日,2018中国安全产业大会上,上千名国内顶尖的安全行业专家、安全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齐聚南海;同年11月20日,2018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暨佛山市南海区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会继续在南海举办。
三大万亿产业盛会以外,南海布局新经济、建设新都市的步伐不曾停息。
过去一年,位于南海三山新城的季华实验室在首批四大省实验室中率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3家,增长60.3%;大力扶持206家区级品牌企业;成立全国最大的铝产业B2B平台众铝联。
过去一年,南海在里水启动建设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从33个增加到60个,全区63.1%的村级工业园实现环保、安全生产双达标;桂城夏北永胜经济社成为全市第一个推进整村改造的村居。
一系列新动作为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更为南海“传承品质成就品牌”提供全新的动能支撑。
迈入2019年,“小虎”南海正站在关键节点,面对新经济、新产业、新风口,将如何奋力再出发?南海给出的答案是“传承”。
传承“先走一步”的改革精神,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区位担当,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传承“六个轮子一起转”的好经验,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等优势,汇聚各行各业力量;传承“把农村搞活变富”的好传统,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新南海”的新空间
要重振“南海虎威”,必然要有新的重大工作抓手。新的发展格局,则为南海提供了重要机遇。
对2019年工作,南海着重提出,将围绕“一环两站”建设创新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先走一步。其中,“一环”即“一环创新圈”,是佛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竞合的重大平台;“两站”即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是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交通枢纽。
这一思路,源于南海对发展空间格局的深度思考。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南海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随之而来的是发展空间的严重受限:一方面,南海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50%,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30%的标准,其中,中心城区桂城街道更是达到了65%;另一方面,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的背景下,南海也极需更高的平台、更大的空间来对接更大的市场、承接更广阔的创新资源。
因此,南海将借力广州南站加快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意图从根本上改变“制造强科创弱”的局面。目前,位于广州南站一侧的季华实验室,已在首批四大省实验室中率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该实验室不仅要在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攻关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还要为先进制造领域解决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的短板。
同时,南海将以佛山西站为核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今年春运期间,佛山西站每日开行列车将超300列,其与广州南站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凸显,客流量也日趋增多。在这种趋势下,全面建设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进一步打开南海的城市发展格局,推动高铁网从交通带真正变成经济带,从而为广佛、为南海吸引和沉淀更多发展资源。
报告同时提出,将大力推进佛山地铁3号线建设,积极争取广州地铁28号线接入,推动广州地铁10号线、19号线延伸至南海桂城,并建设里水有轨电车,实现与广州地铁12号线对接。黄志豪表示:“我们要像"系纽扣"那样,将南海与广州无缝对接、连成一体,加快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开启广佛创新同城新局面。”
为进一步激活新动能,南海也将聚焦“两高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先走一步。其中,“两高”即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四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近一年来自市场的反响,也印证着南海新经济崛起的积极趋势:在去年一汽大众传出将在位于南海的华南基地增资超百亿元新上电动汽车项目消息的一个月前,南海与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正式启动爱德曼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2019年1月19日,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约,首期就投资21.6亿元在南海建设氢能产业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
撰文:何帆燕卢浩能赵进
摄影:戴嘉信
新闻推荐
强保障重民生 筑牢幸福南海根基南海2018年大手笔聚力一批批民生实事,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
■漖表涌。南海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铁腕推进水环境治理。■一家三口手牵手,提着行李进入佛山西站赶车。■参加2018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