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A07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邓磊、陈莎采写/佛山日报记者邓磊、李护彬、王晓丹、周文琪、林晓平、周师伢摄影/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
这一年,禅城化首善之区的区位优势为区位责任、区位担当,聚焦党建统领、现代治理、动能转换三大任务,勇当全市改革创新先锋,奋力探索符合中心城区特质的突围与创新之路,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这一年,禅城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聚焦信息化变革主线,释放“数字政府”红利,以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数据决策,为佛山城市治理现代化作出示范。
这一年,禅城以新技术催生新经济,整合发掘数据新能源,打造新经济基础平台,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
这一年,禅城以新产业铸造新动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设计、文创等产业发展,汇聚优质项目和人才团队,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一年,禅城以新格局打开新空间,连通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拥抱大湾区规划建设机遇,构筑新时代发展的新优势。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佛山已经吹响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奋力开创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前进号角。重振改革开放雄风,把握湾区战略机遇,开启新时代“首善之区”建设的新征程,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时不我待。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打造新支柱产业
标志性事件:举办建陶设计周;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发布全国首个连锁企业专项扶持政策。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禅城区要依托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市要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经济新增长点的背景下,市委“点将”禅城,所托正当其时。
过去一年,禅城瞄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从绿岛湖到中国陶谷,一批现代服务业平台在禅城迅猛成长;从大数据服务到文化创意设计,一批产业集群在禅城加速形成。
去年10月,2018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暨陶瓷艺术周开幕。此前,禅城已经先后引进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团队等设计企业和设计团队,促成深圳浪尖集团、意大利SLS等知名设计公司与本土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在大湾区确立“禅城设计”口碑与品牌。
这次陶艺周,无论是首次突破陶瓷产业范围,向童装、泛家居等产业延伸,打造全产业设计链条;还是首发两大设计类专项扶持政策,营造最适合创新、创意设计人才集聚的环境,都为禅城打造“设计之都”再添薪火。
发力“设计+”,这既是禅城立足产业转型痛点、再造新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探索,也是禅城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的姿态。一如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俊文所言,禅城用设计连接制造与文化,将进一步推动建陶产业与陶瓷艺术深度融合,助力佛山制造创新。
以设计为代表,禅城文化创意产业也正在向“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迈进。去年,禅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爆发。仅上半年,禅城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注册企业数281户,同比增长116%,文化创意相关项目5个,投资额超17亿元。
这和禅城区对文化产业的定位和扶持分不开。去年3月,《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颁布,禅城每年拿出不少于3000万元的资金对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推广传统特色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民宿改造等进行扶持。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节点,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现代金融、知识产权服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大数据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正在成为禅城经济构成比重越来越大的部分。
去年6月,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南庄绿岛湖挂牌,中心受理大厅设置了8个窗口,并为佛山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大大缩短申报时间,这对促进企业创新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
相比“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新生力量的加速崛起,作为禅城传统优势产业,生活性服务业也在迎来老树发新枝的蜕变。
继2017年发布连锁企业品牌100计划之后,去年1月,全国首个连锁企业专项扶持政策——《佛山市禅城区连锁经营行业发展促进办法》颁布实施。一年来,连锁十强销售规模增四成,连锁品牌集聚效应日趋明显。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期间,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表示,发展现代服务业,禅城要聚焦佛山、珠三角传统产业转型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为禅城孕育新产业新经济,也推动佛山制造转型升级。
2019年,禅城将继续瞄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以陶文化和岭南文化为切入点,不断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努力将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
新能源
崛起千亿汽车产业集群
标志性事件:科力远CHS项目佛山工厂投产;万城万充在禅城建设的首批5座充电网点启用;出台《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018年6月27日,位于禅城区南庄镇的科力远CHS项目佛山工厂(一期)正式投产。
科力远CHS项目投产,对禅城乃至佛山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具有深远意义,对禅城汽配上下游产业链集聚起到“磁吸”作用,有望撬动千亿混动产业集群聚集,钱江摩托、曹操专车、森春科技、富惟汽配等项目先后落户禅城。
“科力远CHS一期项目的正式投产,填补了佛山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空白,对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天的科力远投产仪式上,市长朱伟强调了项目投产对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
去年7月12日,祖庙街道丰收街,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在禅城建设的首批5座充电网点正式启用。未来两到三年内,万城万充计划投入10亿元,在禅城打造五分钟充电网络,有效缓解中心城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从南庄到祖庙,两件事共同指向了一个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已经到来,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制造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配套完善,为新能源汽车的落户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力远CHS项目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的生动实践塑造新的产业优势,要敢于"无中生有",瞄准高端高新,向上突围。”禅城区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发挥好科力远CHS项目的龙头牵引作用,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去年2月,禅城制定了《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抓住汽车产业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机遇,打造全市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珠三角汽车流通及后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引领区。
正在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是禅城以重大项目为带动,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集中投影。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期间,禅城区区长孔海文说,禅城要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作支撑,加快培育高质量产业集群,重点推进“3+1+1”计划——2025年,培育3个过千亿产业集群,1个300亿产业集群和1个200亿产业集群。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形成全要素融合发展新模式
标志性事件: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启动;佛山(三龙湾)军民融合创新项目对接会。
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佛山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此,禅城的谋划不小,步子很实。
去年,围绕军民融合产业,禅城瞄准“民参军”“军转民”,提前谋划,错位发展,搭建军民融合产业的生产、研发、服务全链条生态,为佛山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开辟新的链接通道、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构筑新的协同效应。
2018年年初,禅城区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7月,禅城区委四届四次全会进一步明晰,要抓好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吸引一批以无线通信、中大功率电源、射频技术、军工装备为核心的企业落户,构建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链。
较之蓝图,现实同样催人奋进。
去年6月20日,禅城2018军民融合产业推介会暨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启动,9个重点军民融合产业项目、5个人才团队、5家重点主题园区企业签约,包括宝光新宇实业、广东宽普科技、华南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以及保利国防科技研究中心等。
这些项目涉及军用设备、技术、设施、服务等军民融合产业领域以及高端制造业。他们的落户,一方面壮大了禅城军民融合企业的产业梯队,推动禅城加速形成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也推动禅城加快搭建军民融合优势资源共享平台。
5个月后,佛山(三龙湾)军民融合创新项目对接会在禅城智慧新城举行。与会者中,既有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军民融合企业的负责人,也有来自佛山以及其他地区的知名民营企业负责人,更有一批创投机构负责人,现场云集近百位各界嘉宾。
以类似链接资本与项目的对接会为引子,禅城希望以研发、设计、转移为重点,加速汇聚项目、人才、技术、信息和资本,为“军转民”“民参军”提供跨界资源整合平台和载体支撑,打造军民融合特色生态系统。
立足自身积淀,同时面向全市军民融合大格局,禅城的落子还在继续:
一方面,瞄准高端制造,禅城希望依托广东省科技装备业商会、广东智慧制造研究院、广东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佛山分中心)等军民融合平台,培育柏克新能、新光宏锐、广顺电器、国星光电、海辰科技、夸克兄弟科技、天安新材等一批军民融合领军企业。
另一方面,聚焦创新服务,禅城将着力推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在全市转化。为此,禅城区拟通过推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孵化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启动军民融合技术成果交易孵化平台建设,搭建“军转民”“民参军”创新服务平台。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推动“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
标志性事件:
率先发布《“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工业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持办法》;成立禅城区工业互联网科技服务中心。
2018年10月15日,禅城区在国内县区级政府中率先发布《“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白皮书》瞄准区块链发展趋势,立足禅城优势产业,勾勒区块链+版权管理,区块链+产业信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产业等应用方向场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解决传统企业和行业痛点。
半个月后,禅城区又在全国县区级率先发布《工业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启建佛山市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禅城区工业互联网科技服务中心、禅城区工业电商服务中心,推动一批工业互联网合作项目、工业电商合作平台以及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现场签约。
两个领先的行动,聚焦同一个方向: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推动传统制造数字化、数字产业规模化,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探索“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的佛山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力数字经济,禅城的决心坚定不移,脉络亦清晰可见。
去年1月,禅城区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形成数据驱动型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新增长极;去年7月,禅城区委四届四次全会再次提出,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
为推动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去年初,禅城发布《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持办法》,这是佛山首个实体产业信息化扶持办法,重点支持企业生产过程、研发设计和管理流程三个方向的信息化建设,扶持资金力度高于周边地区,预计3年撬动禅城企业信息化投入超6亿元。
一系列行动和政策有力推动下,禅城的数字经济,已经完成“萌芽期”的积累,开始步入深化成长阶段。
一方面,禅城传统优势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以众陶联为例,这家被冠以“陶业阿里巴巴”之名的平台企业成立不到两年,累计成交额已突破4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陶瓷原材料线上交易平台。
另一方面,以为传统企业提供信息化、大数据整线解决方案为指向,禅城区涌现出睿江云、西伍服饰、鸭梨科技等一批行业黑马。其中,开创“虚拟工厂”模式的智布互联,落户禅城不到半年,产值就已超过3亿元。
聚焦培育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在全市掀起新一轮技术改造浪潮,加速企业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进入湾区时代,作为佛山这个制造业大市的中心城区,禅城关于数字经济的探索,正在被赋予更多期待。
新闻推荐
物管合同期满拒退场仍坚持提供物业服务法院判决业主不需缴纳物业费
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汉坤通讯员/罗倩琳李允玲)佛山一家物管公司在被“解聘”后拒绝撤场,还状告部分业主追讨管理费。昨日,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