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请机器人“小政”帮忙办事。
珠江时报讯(记者/陆冰芊通讯员/何秋娣摄影报道)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政务服务机器人“小政”上岗至今40天,接受咨询业务总量共1285件,办理业务172件。据了解,该项目第二期将于2019年下半年完成,并将申报专利。
“投入使用一个多月,基本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成效。”石湾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叶志强说。“"小政"目前的主要功能是咨询引导,就咨询量来看,日咨询量平均有30~40件,业务量与一个窗口工作人员的一日工作量相当。而且机器人不会疲惫、不会有脾气,没有这些额外的因素影响工作质量。许多跟"小政"打过交道的市民都夸他不简单。”
机器人“小政”于2018年12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自上岗至2019年1月24日,接受咨询业务总量较多,共1285件;由于可即办业务目前只有4个,所以办理业务量相对少一些,只有172件,其中居住证申领事项92件,占大半,且在2018年12月份通过“小政”申领居住证的市民已经全部拿到证件。
“小政”现在也比之前更“聪明”了。在一个多月的工作中,“小政”被市民提问了100多条在刚上岗时工作人员未预料到的问题,而“小政”将它们收集起来后,工作人员通过后台输入答案,让“小政”在下一次再次被提问到相同问题时便能顺利回答。
在“小政”上岗后,由年轻人自主使用居多,老年人则需要工作人员引导使用。“市民见到大厅里有个机器人会觉得很新奇,尤其年轻人会主动尝试,感受新鲜的办事体验。”叶志强说,用机器人办事,可以自主填表、扫描信息、自主办理,既方便快捷,又免去排队之苦。对行政服务中心来说,使用机器人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分流办事人群,提高效率。
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将大量的、重复的、简单的、无风险的登记类、备案类、报到类、简易证明等交给机器人“小政”,继续完善第一期功能,增加可办理事项,完善填表功能,样表扫二维码查看,与一门式系统和微信公众号对接。负责团队目前正在与职能部门协商研究,申请将更多事项的受理权下放给机器人。
叶志强表示,项目的第二期目标是突破相关制约,实现行政审批事务数量增加,提升机器人的智能程度。第三期目标是让机器人成为一个24小时不下岗的行政服务窗口,大批量生产、投放在车站、商场、社区、村居等人流密集处,实现窗口全区覆盖、无差别,让市民感受到“政务服务在身边”。
新闻推荐
■佛山市作协副主席周崇贤在教孩子们写作。珠江时报讯(见习记者/施奉延摄影报道)昨日上午,佛山市作协副主席周崇贤应邀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