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000亿 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政策“组合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澄献
日前,顺德召开2018年全区金融形势通报会,一组数据展示了顺德金融发展喜人的态势:顺德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267.77亿元,两项数据均呈现大幅增长。
聚焦“金融”两字,可以看到很多画面: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顺德优质企业共济基金驰援民营企业;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犹如强磁场虹吸超50家金融机构集聚;扩容至27家的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获得全新动力……
靓丽的成绩单的背后,是顺德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促进金科产融合创新的结果,金融在快速壮大中不断升级,并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
众多金融机构全力为企业“输血”
截至去年12月末,顺德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016.08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的大关,同比增长11.17%。单靠这一组数据,或许未能充分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助推作用,但结合不断扩大的贷款规模及其投向,就能窥见一斑。去年年底,顺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00余亿元,共有7244户,金融的活水滋养“顺德制造”迈向“顺德智造”。
数据显示,中国工商银行顺德支行去年对实体经济的投放同比增长39%。该行与顺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动区域内新市场新经济创新服务。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信贷仍然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工行顺德支行利用总行赋予新经济特色支行的产品创新权限,为中小企业提供单户不超过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聚焦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该行积极与各实施主体对接,支持相关改造项目。
实体经济和金融互为根基和血脉,共同支撑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在顺德,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早在1998年,顺德农商银行就和美的集团签订授信额度4亿元的银企合作协议,双方20多年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实现了共赢发展。虽然不能将美的集团一路做大做强的原因,直接归功于较早接触资本市场,但反观同一时期体量相当的企业,由于没有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发展则逊色不少。
目前,顺德农商银行已形成“顺盈有道”、“成功之路”等金融业务品牌,覆盖企业创设、发展、壮大、腾飞的各个阶段,为本地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
不仅如此,顺德农商银行还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三年投融资计划”及“十二条举措”,未来三年将从信贷额度上做好优先安排,对民营企业提供增量500亿元、累放超3000亿元的信贷投放支持。
政策引导之下,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人民银行顺德支行行长杨钧表示,今年将鼓励各金融机构满足一切合理、有效的需求,坚持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信贷支持。
设立30亿共济基金驰援上市公司
在资本市场,顺企的表现尤为抢眼,去年新增科顺防水、碧桂园服务、云米科技和美的置业等4家上市公司,“顺德籍”上市公司扩容至27家。上市之后,融资和发展需求摆在首位,顺德上市公司去年通过IPO实现首发融资近50亿元,是2017年的4倍,直接融资约400亿元,累计直接融资近2000亿元。
通过上市、发行公司债等融资方式,顺企从资本市场获得了转型发展的资金。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化解区内优质企业流动性风险,防止股票质押信用等风险扩散传导优质企业引发系统性风险,顺德建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优质企业共济基金,以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对主业经营正常、流动性存在困难的上市公司、骨干企业予以支持。
经过前期对全区上市公司的全面摸底和面谈,科达洁能第一大股东、董事长边程成为了该基金首个合作对象。上周四,由顺德区共济基金、安信证券成立的安信证券2号分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成功将2.6亿元资金发放给边程,用以置换其此前质押的融资,标志着顺德区首笔共济基金正式完成发放。
共济基金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大举措,让企业在资本市场波动期间有了“缓冲期”,释放出政府愿意和企业、企业家同舟共济的强烈信号。科达洁能是全球范围内仅有的几家提供陶机整线装备与服务的供应商之一,边程说,有了这笔共济基金的支持,质押期从原来的1年延长至2年,质押标的折算率50%,这相当于给了他一笔质押率更高、还款周期更长、利率更低的贷款。
母基金撬动资本投向战略新兴产业
不仅是上市公司,聚焦成长性好、在关键节点上需要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德设立了顺德区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覆盖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目前,母基金参股市场化运作子基金25只,参股政策性引导子基金4只,参股其他私募基金53只,私募基金总规模超80亿元。2017年,英飞尼迪私募基金运营方签约落地顺德,成为顺德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的子基金之一。“金融和顺德庞大的产业集群相辅相成,私募基金进入之后不用担心钱投资不出去。”在英飞尼迪常务副总裁秦军看来,顺德已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两大超2000亿元级产业集群,这也是私募基金青睐顺德的重要原因。
得益于顺企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少资本力量争相逐鹿股权投资的蓝海。去年11月,深圳市财富森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顺德成立分公司,深耕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协助企业打通资本链条全环节。股权投资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财务支持,还将带来技术、管理、业务拓展等多方面的资源,是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创集团也运用自有资金开展市场化股权投资业务,目前已实现IPO项目1个,数个项目已成功获得新一轮融资。
供应链金融加速金科产融合
为了识别和防控可能出现的风险,不少企业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实现了供应链交易过程的数字化。通过这些科技手段挖掘和整合数据,不仅让资金在产业生态圈中实现有效融通,还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顺德,美的、碧桂园、联塑、新宝、万和、伊之密等龙头企业已经先行先试,依托快速发展的产业资本和转型升级需求,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其产业链领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2010年,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立,为美的布局家电龙头企业和开展金融布局提供了重要的金融平台,同时还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美的集团产业链企业达1.8万家,其中顺德区外企业近1.5万家,每年融资需求逾1200亿元。依托上下游关系网,美的集团为供应商、代理商及分销商提供贷款、贴现、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提高其产业圈资金流转效率。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相关企业可以为核心企业分担资金风险。而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在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下,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可以获取较低成本的贷款,可以说是实现双赢。
目前,不少银行推出了基于各自优势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以顺德农商银行为例,该行加快对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技术的应用,打造新型的线上融资平台,为某大型上市民营企业提供2亿元的供应链额度,让其600多名供应商体验到供应链金融带来的优势和便利。截至去年11月,顺德农商银行已为近70家实体企业提供专属的供应链金融方案,授信总额达70亿元,业务涵盖家电制造、机械设备、新材料制造等行业。
通过搭建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各类产业主体和各个环节将得以有效整合汇集。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目前,顺德正依托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打造供应链金融基地,鼓励骨干企业在坚持主营业务的前提下,全面深化产融结合,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主营产业链领域,配套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投资基金等服务,促进骨干企业整合优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系列扶持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直以来,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一系列融资租赁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强力政策支持,包括贴息补助最高可达融资金额的6%、风险补偿金总规模2亿元、政策性担保基金规模1亿元、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规模1.35亿元等。
为了让企业更好享受到政策的红利,顺德整合各方资源,在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的框架下,设立了顺德区工业自动化设备金融按揭中心,为企业“量身定制”设备购置、技术升级、厂房建设、供应链金融等个性化金融。
“金融按揭中心的优势在于融资门槛低、综合成本低、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申请便捷、流程简单、审批速度快。” 顺德区工业自动化设备金融按揭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和多个金融机构签订合作项目,促使相关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去年,顺德在大良、容桂、北滘等镇街开展了8场普惠金融镇街行活动,为各镇街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服务。科创集团发挥其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依托债权运营中心落实、承接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实施。去年,科创集团帮助企业融资金额合计40.87亿元,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目前,顺德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汇聚了各类金融机构超50家,私募基金注册71只,基金规模超90亿元。按照规划,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将通过构建“金科产研服务平台”,吸引一批金融机构进驻,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各类金融主体达100家,推动100亿元社会资本回归顺德支持产业发展,打造产业金融示范小镇。
新闻推荐
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检疫将要出口的年花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韬远,通讯员佘嘉鑫、张宝强摄影报道:春节前夕,正是顺德年花出口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