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和“大头佛”在高架上表演。特约通讯员/钟梓泓摄
■“小狮子”欢乐舞动。特约通讯员/钟梓泓摄
■本届赛事增设了健身腰鼓等多项健身运动。(通讯员供图)
■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现场。(通讯员供图)
高桩之上,身披金、银、红、黄等不同色彩的南狮辗转腾挪,时而腾空飞跃,时而俯身蠕行。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醒狮上下翻飞,摆出“沉睡惊醒”“摇头摆尾”“仰视低顾”等造型,威武勇猛、醉态酣然等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年初一,第七届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在电视上向全国观众“拜年”,各路醒狮在西樵听音湖畔的精彩表演为观众送去浓浓的年味。
这是中央电视台继2015年、2016年后,第三次聚焦西樵狮王争霸赛。与往届狮王争霸赛相比,本届赛事融入了更丰富的“文化+体育”元素,增设了龙舟拔河赛、广场舞、健身秧歌、健身腰鼓、花毽、跳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为吉祥喜庆的农历新年增添了几分活力。
经过南狮传统套路、南狮高桩自选套路两轮竞技,最终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以总成绩18.55分问鼎冠军宝座。大年初二在CCTV1重播的2019年第七届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暨迎新春全民健身嘉年华以11.1897%的收视占有率在同时段播放的全国电视节目中位居第一。
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局长梁惠颜表示,本届赛事是西樵文旅产业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果,在进一步擦亮西樵“中国龙狮名镇”品牌的同时,也让传统民俗文化融入“旅游+”的发展大潮之中,为打造岭南文旅最佳目的地增添有价值的一笔。
活动
各路狮王争霸献上文化盛宴
农历正月初一,2019年第七届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暨迎新春全民健身嘉年华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向全国观众“拜年”。本届赛事分为南狮传统套路、南狮高桩自选套路两个环节,考验各狮队在行进动态和静态造型变化中的力度、幅度、速度等舞狮技巧,并以形神表现、动作难度、狮乐配合、步型步法、套路编排、服饰礼仪等作为评分依据。
伴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和响亮的锣声,有着可爱笑脸、身着黄色长袍、手拿大葵扇、身材微胖的“大头佛”把扇子一摆,醒狮立刻跟着扇子的方向走……在南狮传统套路环节中,身披各色狮被的南狮,跟随锣鼓声起舞,从“沉睡惊醒”“摇头摆尾”,到“仰视低顾”“探测方向”,神情或威武勇猛,或憨态可掬。
“传统舞狮表演中,大头佛不可或缺。”澳门武术总会南狮队领队罗振光介绍,在传统的醒狮套路中,狮子要由“大头佛”引出来,“大头佛”一般由狮队的大师傅表演,“大头佛对师傅的要求很高,每走一步都是马步,每一步都暗藏武术功架。”
比赛当日,澳门武术总会南狮队在5层板凳搭起的高架子上,“大头佛”手舞葵扇,领着黄褐色刘备狮,闪、转、腾、挪、扑、跳,威武灵活,如履平地。摇头摆尾、仰视低顾、探测方向等动作将南狮威武勇猛、醉态酣然等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传统套路是令人捧腹的“喜剧片”,高桩项目则是险象环生的“动作片”。在高桩项目中,配合着快、慢、轻、重的鼓乐,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的醒狮在高低错落的桩上先后表演了跳桩、翻跟斗、采青、漂移等动作,狮头与狮尾的两名选手默契配合,高难度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惊呼。
最终,主场作战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以总成绩18.55分荣获冠军,武汉体育学院南狮队、澳门武术总会南狮队分获第二、三名。据悉,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是一支有着23年历史的老牌队伍,曾于2015年、2017年拿到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冠军。
与往届的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相比,本届赛事融入了更多的“文化+体育”项目元素。除了狮王争霸赛外,听音湖上还进行了龙舟拔河赛、锦龙巡游,录制期间还有全民健身嘉年华,包括健身秧歌、花毽、跳绳、中幡等项目展示。
探索
活化醒狮文化拉开南狮产业化序幕
龙舟和南狮,在南海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必有扒龙舟、舞狮等助兴。南狮不仅是民间体育艺术的典型代表,更是华人昂扬向上和奋发进取精神的写照。在享有“龙狮源地、飞鸿故里”美誉的西樵,每逢农历新年,处处闻鼓乐,村村见醒狮。
除了组建有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龙狮队、西樵龙狮武术运动协会,西樵镇32个村(社区)及学校都拥有自己的狮队。每年在西樵举办的狮王争霸赛,吸引海内外实力狮队前来参赛,而观赏狮队比赛也成了南海市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闪转腾挪间,醒狮的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南海人“团结奋发的龙狮精神”不再抽象。
1996年,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在西樵山下的岭西禄舟村建成,该馆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由该村的黄氏宗祠改建而成。武术、醒狮成为该馆的立馆根本,为各方游客表演狮艺绝活,成为旅游创收的一大卖点。
“慢慢地,我们看到了"醒狮文化"的市场前景,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其活化。”西樵山狮王争霸赛发起人欧美萍说。1998年,南海龙狮武术运动协会在西樵山举办第一场南狮邀请赛,这是西樵山举办龙狮比赛的首次探索,由此开启了此后20年长盛不衰且新意迭出的“争霸传奇”。
2003年,西樵山承办“黄飞鸿杯”中国第七届醒狮邀请赛,首次获得“黄飞鸿杯”的冠名。2005年“十一”,首次以“黄飞鸿杯”冠名举办第一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2007年“五一”,举办了首届“黄飞鸿杯”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2015年农历正月初一,西樵山举办“第三届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直播团队齐聚樵山,将西樵独创的水上双狮挑战赛通过直播的方式呈现给全国观众。
经过十多年对南狮文化的执着坚守和探索创新,西樵的南狮运动逐步蜕变成一项融合民俗与体育、文化与旅游、竞技与艺术、人文赛事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民间体育艺术,成为一项植根本土狮艺武术文化的特色品牌赛事,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知名度的赛事品牌。
方向
成就岭南文旅最佳目的地
继获评首批“中国龙狮名镇”后,日前,西樵以醒狮项目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一部主任余汉桥看来,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西樵醒狮文化的推广与传承要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大胆“走出去”。
“舞狮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是龙狮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发展传统文化和民间体育项目,壮大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余汉桥认为,南海醒狮、龙舟、武术文化底蕴深厚,借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这一平台,能加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如今,西樵提出以发展国家旅游文化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岭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为总体定位。狮王争霸赛等活动的举办,让西樵的民俗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推动西樵文旅产业与体育赛事的深度融合发展,同时也让传统民俗文化融入“旅游+”的发展大潮之中,为打造岭南文旅最佳目的地增添有价值的一笔。
2019年新春伊始,西樵借助中央电视台这一宣传平台,向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地道的南狮艺术文化盛会。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首次从山上“移步”至西樵山下的听音湖畔,不仅把岭南传统醒狮文化盛事再次传播到全国,还将听音湖这一“岭南文化窗口”展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
作为岭南文化高地,西樵依托西樵山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正积极探索迈向“体育+文化+旅游+城市”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挖掘聚拢文旅资源,并完善旅游产业链。如今,听音湖片区作为对外展示岭南文化的窗口,已然成为市民群众文旅休闲新去处。
“南海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有着非常丰富的体育文化项目,我们希望通过本届赛事,一方面满足群众的需求,另一方面推动南海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梁惠颜说。
近年来,西樵镇积极探索从推进全域旅游方面出发,不断完善听音湖片区的餐饮住宿配套设施和旅游项目,优化狮王争霸赛等民俗赛事的举办模式,提高赛事的体验观感,留住过夜游客以促进其进行“二次消费”,从而进一步盘活西樵旅游业。
接下来,西樵镇将在龙狮文化的带动下,积极探索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商品等系列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品,提升市民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带动景区及周边旅游业及餐饮、服务业等发展,并拓展粤桂黔、粤港澳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加大西樵山旅游的品牌宣传力度,推广西樵山旅游品牌。
据悉,位于听音湖片区的飞鸿馆将于今年落成启用,将作为南狮表演、武术表演日常化呈现的载体,并以此作为特色旅游项目,从而达到传承、传播岭南文化的目的。此外,山上天湖舞台亦将保留成为狮王争霸赛场,并计划对其环境、设备进行优化升级。西樵正结合岭南文旅小镇的建设,山上山下协同发展,推进南狮文化与西樵山文旅产业的发展。
特写
小飞鸿国术团:
传承岭南文化“小狮子”舞出人生精彩
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30余位身披金黄色狮被的“小狮子”在听音湖畔起舞,拉开了2019年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暨迎新春全民健身嘉年华的序幕。整齐的步伐、稳健的马步,一招一式传神有力……这30多名孩子都是西樵民乐小学“小飞鸿国术团”的成员。
小飞鸿国术团曾代表民乐小学15次登上央视,其中3度荣登央视春晚。这所村级小学把武术文化融进校园,传播岭南传统文化,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我们希望能为农村的孩子,提供一个跟城市孩子一样的发展平台,让"村小"学生也能发光发亮。”小飞鸿国术团团长余俊锋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是舞狮运动传承发展的关键。
2004年,民乐小学依托学校处于黄飞鸿故里、南狮发源地的独特区域优势,成立“小飞鸿国术团”,踏上了“寻找黄飞鸿足迹,以狮艺武术为载体,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之路。自此,民乐小学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如何将武术人文精神内涵与舞台艺术相融合,让家长和孩子能从中看到更多的武术精神内涵,促使他们重新认识武术。
经过多年努力,民乐小学通过武术、狮艺、舞蹈、音乐等元素的相互融合与创新,创作了丰富的艺术教育作品,让孩子们在充分参与构思、创编、排练、演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余俊锋介绍,小飞鸿国术团的文艺节目在央视等大型平台上演出,可以让更多人重新定义“武术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在文化与精神的引领下,不断拓宽孩子们生命的宽度与高度。”
文/珠江时报记者梁雅诗通讯员张嘉宜
新闻推荐
九江刑事警情两年累计下降 62.5%去年仅发生3宗“两抢”案件,均在24小时内破案
珠江时报讯(特约通讯员/沈芝强通讯员/王永和)昨日,南海区九江镇召开2018年度公安工作总结报告会,并对2019年公安工作进行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