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宏。/受访者供图
古镇新贤小档案
姓名:梁建宏
单位:顺德容桂实验学校教师
事迹:2011年起自发搜集岗头村的先贤故事与历史古迹,后与乡土文化人士共同组建海天书屋传承社,并编写《三水冈头古村风韵》一书,致力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整理/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
“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当代诗人舒婷的一句诗,恰好可以借来比喻白坭镇岗头村海天书屋传承社一众后学的初心。
2016年前后,海天书屋传承社由梁建宏等一批热心乡土文化传承的乡贤发起并筹建。短短数年间,《三水冈头古村风韵》《三水冈头古今楹联集》《梁士诒书法诗联赏析》《冈头小学百年校歌》《里巷处处·古联飘香》等作品喷薄而出,思德亭、五里一巷、海天书屋、梁氏佳城等一批历史古迹得到活化,林承芳、梁鸿翥、梁士诒跃登翰林,梁汝弼、梁鸿翥二人“父子会魁”等传奇广为人知;岗头村,这座开村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真宗年间的古村落,焕发出弥久益醇的人文魅力。
海天书屋传承社,取自岗头先贤梁士诒的“海天书屋”,意为缅怀先贤,以先贤精神激励后人奋进。因为海天书屋传承社为传播乡土文化而付出的努力,今年2月18日,梁建宏获得由白坭镇政府授予的“新贤突出贡献奖”称号。
文/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
通讯员梁宇聪
矢志为先贤作传
白坭岗头村人梁建宏现年36岁,是顺德容桂实验学校的一名教师。过去数年间,梁建宏与梁国健等一班乡土文化人士结成岗头村海天书屋传承社,勠力整理先贤嘉言懿行,接续岗头文脉之风。从2011年开始,历经数年资料搜集和调查考证,《三水冈头古村风韵》正式出版。
《三水冈头古村风韵》以岗头村历代名人、古迹、村俗为主线,分古村渊源、宗族源流、村俗古今、古迹咏怀、科甲蝉联、翰墨流芳、水利兴农、传统文化、逸事典故、童谣谚语、名人传略、金石铭文共十二章节。
作为这本书的主要撰稿人,梁建宏坦言,他在编书之前对家乡乡贤故事了解不多。直到2011年前后,梁建宏浏览贴吧,无意中发现了有关岗头梁氏先贤的事迹,“没想到我们有过那么多功名显赫的历史名人”。
村中居然保留着50多间古祠堂!村中居然有众多进士、举人!开村历史最早竟然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搜集所得的这些资料令他既震惊又自豪。梁建宏的求索之心为之触动,从此走上了自发梳理村中故旧之路。“
此后数年,梁建宏走遍岗头村每一个角落落实地考证,又遍访村中知情老人,期间翻阅了大量地方志史。清嘉庆版《三水县志》,1995年版《三水县志》、《梁士诒史料集》、《三水历代诗词选》,1994年版《岗头梁氏族谱》……2016年,《三水冈头古村风韵》付梓,娓娓道尽一座千年古村的前世今生。
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岗头村自明清以来,先后考中府、县秀才的有上百人,考中五类贡生30余人,举人24人,进士6人,入职翰林3人。其中林钟、林承芳一家三代两进士一举人,梁氏一房六人三进士两翰林六举人,其中梁汝弼、梁鸿翥同进士,“父子会魁”的佳话为广东仅有;梁殿元、梁殿勤为“兄弟同榜”;梁知鉴、梁士诒为“父子登科”;林承芳、梁鸿翥更分别为三水第一、第二翰林。这些先贤考取功名后大多在朝廷为官,梁士诒更是官至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
这是《三水冈头古村风韵》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它描绘了岗头村群贤璀璨的古村春秋,呼唤着一种念兹在兹、泽被桑梓的故土情怀。
广东梁氏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梁荣新对梁建宏等人勠力整理先贤故旧之心青眼有加,并为之作序:《三水冈头古村风韵》正是冈头历史风雅之集,乡土人文之萃。辑理之成,当可唤起里闾乡风情兴,由此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
盼望延续先贤精神
在岭南文化中,祠堂是维系一个宗族的精神纽带。在岗头古村,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梁氏宗祠。在梁建宏心中,他盼望族人聚力重现这座古祠的恢弘与辉煌。
据修编于1994年的《岗头梁氏族谱》记载,梁氏宗祠历经两次重修,一次是明代,一次是清嘉庆年间,修缮期间曾在梁上发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铜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细究可知,梁建宏的心愿其实源自于岗头村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梁建宏的故乡岗头村,是三水人口第二大村,过去曾称作“冈头”“琼冈”。
岗头村历史悠久,原有林、谢、严三姓,开村于北宋年间,在三水享有“千年琼冈”之誉。南宋开禧年间,梁氏族人迁入,经过八百余年繁衍,梁氏成为村中第一大姓。
岗头村地处西江之畔,西江流淌到此,带来一片广袤而肥沃的冲积土。岗头村一带历来为农桑之地,村民富庶且以耕读传家,学风浓郁,村内保留着众多清代建筑风格的镬耳屋及古祠堂。
岗头村还独得地利之便。明清两代,理学在岭南地区兴起,湛若水等大儒到西江下游20余公里的西樵山结庐讲学,岗头学子负笈求学,文风始盛。
岗头村有崇孝第、笃亲睦、恤穷孤、扶患难、戒争讼、勉正业、恥为非等家训、村规、民约。梁氏族人后来居上成为村中大姓,大概得益于梁氏先民治族甚严。村中遗迹尚存的私塾院校,正是岗头先贤崇文向善、见贤思齐的历史见证。其中,梁氏宗祠堪称岗头拥抱时代潮流的见证者。
据考证,1908年,梁士诒和其父梁知鉴在梁氏宗祠创办“劝学所”,属于公益义学性质,不收学费。1918年,梁士诒将劝学所命名为“私立琼冈高等小学校”。1929年,改名为“私立三达学校”。1933年又改名为“私立冈头小学”。1950年,随义学改制转为公校,更名为“冈头小学”。1964年,改建为岗头人民会堂,但仍作小学校舍。直至2003年,白坭第二小学新校舍启用后,这处建筑才完成了百年历史使命。
“岁月能创造历史、繁华文化,亦能湮灭历史、埋藏文化。唯有勠力同心,才能永葆一份文脉与乡愁。”梁建宏盼望讲好梁氏宗祠的故事,让更多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如先贤梁士诒、梁知鉴等人既开眼看世界,更尽心建设家乡。
梁建宏的心愿得到了越来越多岗头村民的响应,梁氏宗祠也迈出了活化的第一步。2016年,在众人合力下,《冈头小学百年校歌》正式发布。
“勉旃诸子,好学敏求……开来继往,克壮其猷。”历代先贤的鞭策与期许,千年琼冈的孝善之风,梁氏宗祠的百年沧桑,全在这不足百字却字字锵锵的歌里。
新闻推荐
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全力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
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张韬远昨日,顺德区第十三届党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