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家书·暖家庭”系列公开课昨天迎来第一场
微信直播 家长点赞
文/珠江商报记者王晓琦 通讯员黄毅
“记得小时候你特别活泼,妈妈每次下班回到家,你都会跑过来抱着我;但是现在你已经六年级了,是一个小男子汉,长成比妈妈还高的样子,妈妈还是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昨天上午,对于禅城区同济小学就读六年级的陈建棋而言,这堂课让他感到意外又惊喜,居然跟妈妈在同一课堂上课。记者看到,个子高高的陈建棋,脸蛋有点微胖,听着妈妈在讲台上朗读微家书时,头有点微低,不敢直视妈妈,眼眶中有晶莹的泪珠在滚动。陈建棋妈妈的眼眶也是红红的。她在朗读到微家书的结尾处时,声音变得有点沙哑起来,一份感动就这样在“微家书·暖家庭”系列公开课上温暖着大家。陈建棋告诉记者,在这节课上,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微家书带来温暖的课堂,更有背后他与妈妈之间一份暖心记忆。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在现场聆听完后深有感触地说:“充满亲情的爱拨动现场我们每个人柔软的心弦。” 微家书搭起爱心桥
“家书有真情,包含家长对孩子的期盼,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黎才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佛山市倡导广大师生家长踊跃参与“微家书”系列活动,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传递人间温情,提升家书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微家书”公开课系列活动为了联动五区真正发动所有佛山市民参与到“微家书”活动中,深入各区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微家书”的意义和精神落在实处。由佛山发布征集,精选各区优秀微家书,走进学校举办一堂公开课。
昨天迎来“微家书·暖家庭”系列公开课的第一场,采取微信直播受点赞。
在课堂上,上课的主角是“微家书”的作者,学生和家长用自己的微家书给大家讲述背后的故事。
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同济小学专门在学校门口安放了幸福邮筒,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心声化作微家书的方式进行投递。对此,同济小学语文科组长翟亚萍老师指出:“孩子们通过幸福邮筒邮递一封微家书,也是邮递一份希望和祝福的种子。通过微家书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亲情,将那些难以直接面对面交流的话语通过一笔一划的方式再现,构筑连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暖心桥。” 家书作用无可替代
在碎片化时代中,很多碎片化的阅读让学生难以有深刻印象。而通过微家书方式能让学生对生活和阅读的理解往往有新的高度和深度。
“"家书抵万金",这是中国古人对家书作用的美妙比喻,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家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张喜平教授点评。在他看来,由于通讯技术的发达,沟通方式的创新,狭义的家书是一笔一划写出来,广义的家书除了一笔一划书写的家书之外,也包括通过键盘和手机在微信微博上写出来的话,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家书承载代际伦理关系,只要家庭和家庭亲情存在,各式各样或广义或狭义的家书就无法被替代。
新闻推荐
为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化省院创新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协同发展,2月20日,由佛山市禅城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