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高慧超记者吕嘉怡
元宵刚过,初春阴雨连绵,高明区荷城街道石洲村旺林园艺基地里的虎刺梅、丽格海棠依然开得特别娇艳。在这片400多亩的花海里,生长着10多种姿态各异的鲜花。这些都是石洲村大力盘活村内土地,积极引进花卉种植和水产养殖两大产业的结果。
如今的石洲村已有了约1300亩的花卉种植基地和18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在这片静谧的“世外桃源”中,花朵争相绽放,鱼塘千亩成片。近日,佛山日报记者走进石洲村,了解石洲是怎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村民收入和幸福感。
化零为整实现农业产业量质双升
“以前石洲村的村民都是零散地耕种土地和养殖水产,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且耕种、养殖手段落后,导致农业的整体效率较低。”石洲村委会治保主任谭锦华说。反复思虑后,石洲村决定将村民手中零散的土地统一起来,“化零为整”,因地制宜招商引资,大力引进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种植和水产养殖企业,实现石洲村农业产业质和量的突破。
风物长宜放眼量,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石洲村委会决定给予企业租金方面的优惠。在石洲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地租优惠等条件的吸引下,佛山市旺林园艺有限公司首先试水,在这里建立了一个400多亩的花卉产业基地。落地后的旺林园艺保持着逐年增长的势头。2018年,旺林园艺石洲产业基地就实现营收近2000万元,比2017年增长近8%。
“石洲不仅环境优良、租金优惠,且石洲村委支持企业发展,一次性租给旺林园艺400多亩土地15年的使用权,这对于一个企业的规模化和长期发展来讲是十分必要的。”旺林园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练继雄说道。
规模化种植让花卉生产种植量质双升。有规模的花卉企业不仅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外国专家对引进的花卉进行适应性改良,还会对进企业工作的石洲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种植水平,以提升花卉的品质。“企业规模化种植花卉能帮助打响"石洲花卉"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地,而"石洲花卉"的品牌反过来也会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双赢。”谭锦华说道。
如今,石洲村共拥有10多家花卉种植企业和养殖规模5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企业近20家。其中养殖规模最大的顺德水产进口有限公司,承包了500多亩的鱼塘养殖四大家鱼。
积极参与提升村民收入和幸福感
“如今不仅收入高多了,工作还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工作环境还非常美丽。”在花卉种植的温室大棚里,石洲村民唐丽群正在浇灌盛开的丽格海棠。石洲村引入专业种植企业后,不少村民和唐丽群一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相比以往有所增加。
每周休息一天,8小时工作制,加班有补贴。唐丽群到花卉企业工作后,生活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原来她每日辛苦耕耘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每年的收成只够自家食用。如今,她除了村里每年2000多元的分红外,每个月还能收到一份稳定的工资。水产养殖企业在网鱼时也要雇用大量的村民,这也给村民带来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
石洲村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乡村振兴路径:通过吸引企业入驻石洲村建立产业基地,增加村委会的土地租金收入,同时企业又会带动起石洲村民的就业,增加村民个人收入。
“石洲村的土地租金已经翻了好几番,到今年签订合同时的年租金约为每亩1800元。”石洲村党委书记唐志源透露,有些从前出去打工的村民近几年都回来村里工作。
“租约到期以后,我们又续租了20年。”旺林园艺石洲基地厂长黄尚荣说,生产基地落户石洲村以来,得到村委会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彼此展开了紧密的合作。今年旺林园艺还计划和石洲村委会共同打造旺林·凌云花谷项目,建设一个以花卉为主题的大型现代农业旅游生态公园,进一步延伸花卉产业链,助力石洲村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榜样 顺德命名5个担当有为先进集体和20名担当有为先进个人他们以榜样力量推动顺德高质量发展
稂忠伟(左1)在走访了解村居情况。梁咏妍(右)积极推动黄龙黑皮冬瓜品牌。谢大海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何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