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安全产业。图为南海瑞晖加氢站。(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昨日,区长顾耀辉在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筑镇街产业发展新格局。要以错位发展、产业集聚、链条协同为牵引,引导各镇街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平台建设,打造各自功能区的“引领者”,形成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的生动局面,为“两高四新”产业发展筑巢引凤。这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明确各镇街重点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对各镇街的重点产业均有明确定位,每个镇街都有2~3个重点发展的产业,东部镇街侧重发展服务业,例如,支持桂城重点发展金融+总部经济+科创文创研发产业,建设金科产融合创新基地,打造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大沥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国际贸易示范镇,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这次区政府对各镇街的产业定位非常精准,为每个镇街产业的发展定了方向,既能统筹全区的产业发展,也能使各个镇街错位发展、错位平衡、协调发展。”南海区政协副主席黄庆添表示,每个镇街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
聚焦才能形成集聚。“各镇街错位发展,可以节约有限的资源,减少内耗,以小的资源去办大事。”区政协委员、民建南海总支副主委劳剑锋认为,每个镇街都有自己的基础,要利用好这种基础,形成比较优势,而不是一味地贪大求全,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提高砝码。他认为,从招商引资的角度来讲,招商引资越来越讲究专业性和产业链,聚焦某些产业,能提高这种专业性,也避开了镇街之间的竞争。
一些企业家代表也看好此次对镇街的产业定位,认为这将给企业带来机遇。“我认为建设国际贸易示范镇这个定位非常适合大沥自有的基因,大沥有那么多的专业市场,有非常好的基础。另外,我们有很多产业需要推广到全世界,以内衣行业为例,就需要这样一个时尚展示空间。”南海区人大代表、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艳芬表示,大沥现在在发力“全球采购中心”和“全球创客小镇”平台,这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打造专业镇“升级版”
产业集聚是南海产业壮大的重要秘诀。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海逐渐形成“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金沙五金、盐步内衣、平洲鞋业、里水袜业、官窑玩具、平洲玉器、罗村灯饰……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勾勒出一张光芒四射的南海经济版图。不过以前经济版图都是以传统产业为主,这次的产业集群,则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原来五金产业发达的丹灶,如今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安全产业,建设智能安全制造产业基地,打造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原来以家具产业为主的九江,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建设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打造珠西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珠西新材料产业基地,是区委区政府给九江的一个任务,也是九江立足现状、着眼未来的一个战略选择。”南海区人大代表、九江镇镇长张厚祥说,新材料产业在九江已具备一定基础,特别是在医卫用无纺布领域,从国内龙头企业必得福的成长,到吸引美国贝利、日本东丽集团的进驻,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链条更加完整,九江无纺布已经在全国建立了竞争优势。
南海区人大代表、西樵镇党委书记、镇长关海权表示,目前西樵文旅全方位发展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卫生用品行业也进入了快速集聚的新阶段,已经集聚了30多家企业,整个产值税收连续几年实现超过两位数的增长,去年实现超过20%的增长。
加快特色产业平台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特色产业平台建设,打造各自功能区的“引领者”。一些镇街表示,希望能从加强城市功能配套、引进产业平台方面,强化功能区的引领。
南海区人大代表、狮山镇委副书记麦绍棉说,狮山重点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在产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飞跃。接下来,狮山要借助建设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契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优质人才引入,做好创新资源聚集,做好创新创业扶持。同时,要利用好村级工业园的改造,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
张厚祥也坦言,城市功能配套比较薄弱是九江的一个短板,新的一年将在城市功能方面加大力度,在医疗、文体、教育等领域进行投入,为吸引人才提供更好的配套。
新闻推荐
针对破解民企融资难问题,委员建议构建制造业金融景气指数体系以金融大数据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广东金融高新区。(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区政协委员秦伟新在抢麦大会上发言。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两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