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桂城街道将举办“最美家庭”命名暨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109周年活动,获评的10个“最美家庭”将在活动现场与市民见面。
良好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为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引导市民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传承好家风,今年1月,桂城街道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活动由桂城街道办事处主办、桂城街道妇联和桂城街道宣传文体办承办,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支持,共吸引了50多户家庭参与。
经过评审,评选出10个在夫妻恩爱、孝老爱亲、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和睦邻里、热心公益等方面表现突出、事迹感人、市民认可度高的“最美家庭”,包括塑造了独立、勇敢、智慧的新时代“茶基村人”形象的庞活玲家庭,丈夫奋战在打击犯罪第一线、妻子乐于助人的关伟良家庭;恪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同书写孝老爱亲诗篇的赵义红家庭……
家庭幸福美满是“幸福美满”新桂城的基础。接下来,桂城街道妇联将继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以好家风涵养好社风,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社会氛围,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引导市民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为再造“幸福美满”新桂城作贡献。
■庞活玲家庭
重拾600年历史的十番声乐
2017年,下岗后的庞活玲决定投身于茶基十番的传承工作,从零开始,跟随年过九旬的家公何汉镐学习飞钹。一年多以来,她参与了佛山秋色巡游、央视非遗拍摄,还将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茶基十番推广至华南理工大学的舞台。她日常里组织训练,演出时“承包”台前幕后的工作,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儿子何绍燊在她的带动下,2015年本科毕业后投身军旅,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如今已获得部队留用,正式成为一名中士。他们一家人塑造了独立、勇敢、智慧的新时代“茶基村人”形象。
■何倩明家庭
“军嫂”教师用爱和奉献守护家人
“你把忠诚献给国防,我把青春奉献教坛”是何倩明对丈夫的承诺。何倩明是南海区桂城外国语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而她的丈夫是一名军人。虽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坚守,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信念:爱国爱家、有担当、有原则。由于丈夫的工作性质特殊,何倩明比其他普通家庭的妻子承受的更多,她立志要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把最好的知识、方法当作礼物送给学生。不论多累,她都无怨无悔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用爱和奉献守护着这个家。
■梁铝芳家庭
以真挚的爱守护温暖的家
和别的家庭不同,梁铝芳家庭是医院的双职工家庭。一个是急诊科护士长、一个是外科医生,平时忙碌到很少有相聚在一起的时光,这已经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在这个忙碌的爱情组合里,梁铝芳娇小的身躯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每天一回到家,她忙里忙外,把家里的大小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平淡、简单、幸福。在她看来,年轻的时候因为爱情走到了一起,更是那份真挚的爱让她守护着两颗心和一个温暖的家。
■骆福平家庭
互相扶持享受助人乐趣
你煮我洗、你捡我擦,在骆福平家里,总是可以看到这样和谐的一幕。在这片和谐背后,是他们一家人互相体贴、人人参与的良好家风。自骆福平、卢昆明夫妇退休后,两人便加入到桂园挚诚义工服务团队的大家庭,至今义工服务时数达2000多小时。8年多来,骆福平一家积极投身到义工行列中,在安排好家庭事务之余,将“小家”和“大家”完美结合。他们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享受着助人的快乐与满足,为整个社区树立了一个“最美家庭”的好典范。
■何丽珍家庭
面对困难守望相助微笑面对生活
父母相继去世后,照顾先天性脑瘫妹妹的重担就落到何丽珍夫妇的身上。丈夫的工作不稳定,难以照顾家庭大小事务,于是何丽珍每天下班后不仅要接小儿子,煮饭做家务,教女儿写作业,还要照顾自己的妹妹。为了让父母省心,何丽珍的大女儿平时就用手机录音,自己给自己听写作业。虽然辛苦,但路难志更坚。一路走来,他们一家人始终都不离不弃,互相扶持,即使生活再艰难,都微笑面对。
■关伟良家庭
共同努力组建温馨小家庭
他是平洲派出所平西社区民警中队副中队长,她是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他从警20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奋战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而她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于2016年高票当选为南海区人大代表。他是关伟良,她是何结明,这对夫妇在各自的职业领域中做到了极致,同时也共同努力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最美家庭的标准是什么?对他们而言,“是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是真诚、善良、有孝心,更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刘鹏家庭
同甘共苦把平凡日子过好
在江滨社区,有这么一个“有爱”的家庭:工作中夫妻俩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取得优异成绩;生活中他们同甘共苦、互敬互助,热心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志愿服务。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女儿也阳光开朗、品学兼优,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他们不仅是工作中的好同事、楼道里的热心人,更是社区里当之无愧的“最美家庭”。他们就是刘鹏一家。刘鹏与妻子梁雁笑自2010年结婚以来,就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平凡的日子过好。
■黄日科家庭
情系邻里发挥余热树榜样
提起黄日科,认识他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因为他不仅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本人更是一个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来,他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是社区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他育有一儿一女,重视教育,经常勉励子女要坚定理想。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换来了家庭的幸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情系邻里、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更用对党的忠诚、对社区事业的热爱,谱写了一曲情牵社区、心系居民的交响曲。
■郭仲仪家庭
耐心照顾患病母亲传承孝德家风
郭仲仪一家是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孝德家风。多年来这个家庭传承着“儿女孝、婆媳睦、子孙贤”的传统。郭仲仪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平时虽不会伤人,但有不顺她意的地方便会大吵大闹。面对这种情况,郭仲仪夫妻俩始终耐心待她,尤其是妻子关艺琴一直都很迁就家婆。在这个家庭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到好家风不仅是“孝敬父母、爱护伴侣、关爱晚辈”,好家风也是“互相迁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赵义红家庭
亲力亲为用心照顾家公家婆
1989年赵义红与丈夫成婚后,便与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老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安度幸福晚年。及至1999年,赵义红的婆婆因胆囊癌离世。期间,婆婆的吃饭穿衣、打针吃药、换洗被褥等工作,赵义红总是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他人。如今,现年已91岁的公公,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身体硬朗。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她总是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交流中了解老人的内心想法。赵义红用默默无闻的行动,诠释孝义。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关帅屏文/珠江时报记者张佳敏梁雅诗通讯员萧桂嫦图/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镇街访谈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冯嘉敏、温利、邓柱峰)昨天上午,南海区“两会”进入高潮阶段,七个镇街的书记或镇长走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