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耸立,绿树成荫,湾华村风景如画。
扫码一下听最美村歌《文德湾华》
■整治后的河涌,水清岸美,村民悠然垂钓。
“这是家,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沏壶茶,一起举杯话桑麻。寿诞龙狮腾飞,描绘安康的诗画。造文德故里,建美丽湾华……”这是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湾华村的村歌《文德湾华》,充分展示了该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风貌。
近日,佛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旅体局、市文联联合举办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村歌征集评选活动。经过严谨的专业评审和激烈的网络投票,这首《文德湾华》从全市征集的77首村歌中脱颖而出,位列佛山十大最美村歌之首。
那么,村歌《文德湾华》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文德湾华》歌词
郁郁古榕染绿千年村庄小巷陪伴岁月悠远绵长抚青砖石板赏蚝壳满墙听曲艺社里粤戏依然唱涓涓碧波萦绕岭南水乡淳风吹动四季蜿蜒流淌临江亭乘凉树荫下笑谈美味柱侯酱芳香飘四方这是家一个祥和静谧的家夕阳下一起桥头看晚霞祠堂砖雕壁画挥就遗世的风雅圣手何淡如趣文仍潇洒这是家,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沏壶茶一起举杯话桑麻寿诞龙狮腾飞描绘安康的诗画造文德故里建美丽湾华
创作心语
落脚点放在“游子回归故里”的感受
“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要来源于实践。因此,我写这首歌时,也到湾华村进行了好几次采风,所见所闻,慢慢积淀在我的脑海里,继而有了创作的灵感。”佛山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陈章明是《文德湾华》的词作者,他告诉记者,各村居的主题歌均围绕自身人文、环境、风尚等元素进行创作,以展现出美丽文明村居的新风貌。从大方向上看,基本内容都差不多;而要体现歌曲的差异,只能发掘各自村居的特色。
经过几次采风,陈章明发现,湾华村风景美,有小桥流水人家,岭南风韵犹存;湾华村古迹多,有独具特色的“蚝壳屋”和充满历史气息的祠堂,往昔风采仍在;湾华村有名人,诞生过“广东四大才子”之一的何淡如,佛山传统名特产品之一的“柱侯酱”创始人梁柱侯也是湾华村人……了解到这些之后,歌词的雏形已在陈章明脑中形成。
“歌词要充满幸福的祥和与无限的憧憬。仿佛一位久居村里的温柔贤淑的女性,又恰似一位归乡的游子,在湾华村的街巷中缓缓流连,把所看的景、所想的情轻轻诉说、娓娓道来。”歌词初稿完成之后,陈章明又和作曲者——佛山市流行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郭宏波沟通商量,确定歌曲要结合“三美一优”的美丽文明示范村居评选要求,彰显出湾华村“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美丽文明村居形象,在展现湾华村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时代精神风貌的同时,表达出村居人民的幸福感、归宿感与家国情怀。
在此次村歌评选活动中,陈章明和郭宏波这对老搭档,一共为全市5个村居创作了村歌,没想到为湾华村创作的《文德湾华》,排在了十大最美村歌之首。这首歌亲切自然、声情并茂,把湾华比喻成一个“大家庭”的同时,把湾华突出的人文风情融入其中,综合展现出了一幅“造文德故里、建美丽湾华”的山水画卷。
文明新风
通过曲艺社让全村人都会唱这首歌
湾华村历史悠久,开村至今740多年,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围绕该村的明窦涌碧波荡漾,蜿蜒两公里长,宛如一条银链,两岸古榕参天,绿树成荫,相映成趣。
村中古建筑有平兰陈公祠、北溪梁公祠、万瑜何公祠、见泉公祠等,其中平兰陈公祠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湾华剧社”,今改为“湾华曲艺社”,为村民娱乐之余,弘扬南国红豆戏曲文化。
风景依旧,岁月如歌,正是“抚青砖石板,赏蚝壳满墙,听曲艺社里,粤戏依然唱”。
七百多岁的湾华村,将历史的魅力散布在古榕婆娑的河道两岸,凝固在青砖灰瓦的镬耳屋边,遗留在牢固如旧的蚝壳屋中,留存在历史悠久的古祠堂里。如今,华丽变身的明窦涌,韵味十足的粤曲粤剧演唱,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洋溢文明风尚的“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处处彰显出湾华村的时代芳华和蓬勃活力。
乐器声响四重奏,曲友相聚八方来。湾华村有个曲艺社,声声乐韵表达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传承。“湾华村村民素来能歌善舞,接下来,要通过曲艺社的传授,让村民们都会唱《文德湾华》这首歌。我们不仅会唱戏,还要会唱歌,共同唱出我们美好的心声。”湾华村村委会主任何淡平表示。
这是家,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歌声悠悠,风韵流淌。
文/珠江时报记者谢轲通讯员刘智婵图/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
新闻推荐
几内亚共和国总统阿尔法·孔戴接见曾奎亿合外景生产车间曾奎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郑诚出品:佛山记者站策划:谢红李程13岁就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