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启用至今,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运作已逾3个月。尽管架构尚未完全搭建完成,但服务对象的口碑积淀,还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从一开始就引入“一门式”行政审批理念、围绕如何让企业获得“超预期”服务运作的机构充满期待。
这份期待,既来自于禅城区对企业服务中心发展前景的详细勾画,也源于对自身服务诉求痛点的深切感悟——即便全国各地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改革创新行动频频,但困扰企业的服务痼疾仍如影随形。
一是政企信息不对称。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禅城接连推出“禅十条”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为企业雪中送炭。但政企携手共渡难关的初衷,却在层层传递中遭遇信息流失的消解,如何让企业在浩如烟海的政策里精准找到信息,让纸上政策变为现实红利,依然有待破题。
二是服务资源仍有限。相对于企业纷繁复杂的服务诉求,政府所能提供的,仅限于行政资源,企业融资、人才、知识产权、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诉求,依然必须导入市场服务主体精准对接,只有搭建一个汇聚、调动政府和市场等各方服务资源的平台,才能事半功倍。
三是服务标准有空白。一方面,与绝大多数地方一样,政府的制度和机制设计,往往是以审批为导向,至于如何服务企业,既欠缺标准处理流程,也缺少标准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良莠不齐,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面对久治未愈的企业服务痛点,面对万千企业的期待,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精准发力,逐一打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链、服务链、产业链,继一门式行政审批改革后,聚焦企业服务用心用力,再造一个改革新爆款?
如果仅从企业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框架设计观察,新的服务场景、服务模式清晰可见,改变似乎触手可及,但考验也很多:
依托服务热线、服务专员、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企业服务中心能否彻底打通政企之间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最后一厘米互动阻隔,让各类政府服务信息、扶持政策可以快速转化为企业降成本、提效率的现实竞争力、生产力?
凭借企业服务联盟、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香港分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如何整合政策服务、投融资服务、财税法律服务、技术服务等各类政府和市场的服务资源,构建一个多方共建、共享、共赢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吸收企业服务案例经验教训、沉淀越来越多的企业服务数据,企业服务中心怎样最终复制一门式改革的成功,建立一整套既实现标准化、流程化,又能站立在信息化、个性化变革前沿的企业服务新模式,为佛山建设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再贡献一个新样本?
从行政审批到企业服务,可能是禅城改革创新再有突破的机遇。这意味着从被动坐等到主动出击、从政府单兵突进到多方共建、共享、共赢,也意味着整个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场景的梳理和重构。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聚焦企业服务中心,才会对其充满期待。
(佛山日报记者邓磊)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陆冰芊通讯员/朱明)禅城交通部门日前发出通告称,因罗村联星大道的通行条件发生了变化,为保障公交车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