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晓丹、邓磊
今年全国两会的会场,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高频词之一。
当此之时,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发出企业服务联盟召集令,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服务机构,力求从服务端入手,整合职能部门、企业、机构、园区等政府和市场两侧的服务资源,打破企业需求和企业服务之间不对称、不匹配的问题,再为全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添砝码。
这只是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的行动之一。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这一秉持一门式行政审批改革理念的机构,聚焦政企沟通桥梁、企业合作红娘、政府参谋助手三个功能定位,逐渐搭建起一个打通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链和产业链的企业服务新体系。
相比以往的行政审批等改革,这是一个一开始就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直击企业服务痛点的新体系。从这个体系眺望,一个企业诉求一门搞掂、服务质量“大众点评”、服务指南清晰可见的企业服务的全新场景迅速成型。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随着企业服务全新场景的建构,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未来能否为佛山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带来新的可能?
场景一
政企沟通桥梁从多门往返到一门搞掂
台上,禅城经科局负责人打开PPT,面向数十位企业代表解读禅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台下,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一边听边用手机拍下与其所在企业相关的政策条例和帮扶措施,第一时间传送给企业有关部门,希望争取政策帮扶。
这一场景,就出现于3个多月前的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成立现场,气氛热烈的互动现场,也映照出许多企业的共同困惑——如刘一所言,即便企业设立专业部门负责收集各类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企业还是不知道自己能否享受,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政策。
禅城区相关部门专门做过调研,禅城政企交流普遍面临着办事入门多、申报事项流程多、服务事项标准不统一、政企信息不互通、诉求反馈渠道不畅顺等问题。以政府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为例,仅禅城现有产业和人才政策就多达60余项,散落在10多个部门。
如何让企业少跑腿,能够进一扇门,办千件事?如何让企业在浩如烟海的政策里精准找到有效的信息?这是许多民营企业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禅城乃至全国许多地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正在为政企互动重构新的场景:
线下,企业不管是遇到政策咨询、职工社保、高管子女入学,还是环保审批、租赁难题等问题,都可通过热线82271580反映诉求,企业服务中心则通过企业服务专员,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协同、转办、跟办事项,一管到底。
线上,借助大数据政企服务平台,企业和人才可根据自身特点、所处行业、发展方向,获得精准政策、扶持资金申报、企业诉求互动等服务,实现一个门户找政策、一个入口解决诉求、一个平台做申报。
从2018年12月6日启用至今,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服务沙龙、走访服务、专员对接等多种形式,已经有近300家企业享受到精准服务。另一方面,禅城区政企大数据服务也即将正式投用。
前不久,因公司业务拓展,广东佰林格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需要尽快办理进出口贸易、出口退免税备案等多项涉外业务手续,企业负责人在为办理相关手续着急无措时想到了企业服务中心,并通过热线电话提出相关咨询。
中心服务专员在收到问题后,立即帮助企业协调查询相关手续的办理方式,并将办理流程、准备资料等细节及时推送给企业。企业根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导航”,第二天就备好资料,当天办理当天办结,为企业尽快开展海外业务赢得了时间。
如此高效的服务也为企业服务中心积淀了口碑。今年以来,数面印着“情系企业高效务实”等字样的锦旗被送到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送锦旗的,正是一家又一家从其服务中获益匪浅的企业。
场景二
企业服务红娘从熟人推荐到“大众点评”
打开禅城区企业服务平台网上空间,小A进入企业服务联盟所属版块,先是给之前为企业迅速解决门前垃圾问题的部门打了个五星好评,然后就开始寻找能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虽然机构很多,但凭借版块内各家企业的好评度,小A很快就选定了一家律所。
随着禅城区企业服务联盟的成立,这样的画面即将变为现实。
3月初,禅城区许多企业家的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屏,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公开招募企业服务联盟成员,凡是能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投融资服务、财税法律、技术、人才培训服务、科技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机构,都可申请加入该联盟。
事实上,企业服务联盟并不是太新鲜的事物。
早在2017年5月,中国企业服务联盟就在河北石家庄市正式发起,面向全国邀请优质企业服务公司加盟,业内更有猪八戒网这样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而在深圳南山乃至湖北宜昌等地,也早在探索整合政府部门,力求改变服务企业职能碎片化的局面。
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是上述两者的结合和扩展。禅城区经科局副局长李有亮表示,按照架构,联盟将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商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产业园区。
未来,禅城区企业服务联盟将根据区内企业特点,通过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链接与整合,根据行业需求分门别类地建立起各类服务子联盟,包括金融、人才、法务服务等,逐步形成区内企业服务链、产业链的有效融合。
以联盟为依托,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还希望构建企业服务大众点评体系:
一方面,服务联盟将接入政企服务大数据平台,由企业对服务机构的效率、诚信、服务态度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价,服务机构的口碑将由市场来评判。今后,凡是有服务需求的企业,在线上搜索就可轻松获得精准的结果。
另一方面,评价体系还能点评政府机构和服务人员。年终通过数据统计,职能部门服务是否到位、服务了多少家企业、还有什么改进空间等都有数据支撑,由此倒逼政府职能部门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这也击中许多企业的痛点。记者从禅城区内多场企业座谈会了解到,因为服务部门、服务机构众多,服务力量呈碎片化趋势,如何精准快速地获取优质服务,一直是困扰禅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一大难题。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李有亮还接到一位企业家的电话,对方希望他们帮忙推荐海外参展的服务机构。“企业办事,要找得到,还要找得准。”李有亮感慨,“我在经科部门工作多年,可能还稍微清楚些情况,可是如果哪天我不在经科部门了,该怎么办?”
场景三
政府参谋助手从无章可循到梳理指南
禅城区内的一家医院在引入一位外国专家时,差点摆了“乌龙”。
彼时,专家的社保、行医证明、人口管理等审批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没有统一的窗口统筹咨询。医院只能逐个咨询相关职能部门,前后共花了4个月,好不容易手续办理齐全,又有部门找上了门。
“当时,有附近的群众投诉,说小区有外国人频繁出入,不知道做什么的。”说起当时的情景,这家医院的负责人一脸无奈,反复沟通后,院方才了解到,原来,外国人在国内居住还要到相关部门备案。
这一案例让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颇受触动。李有亮认为,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推出的一系列服务,可以看作法人“一门式”的延伸,是行政审批之后的企业服务。然而,行政审批有法律法规依据,而企业服务却没有标准,所以,当务之急是形成服务指南。
正因如此,今年春节之后,禅城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走访企业,帮助企业推送政策,了解发展诉求,解决实际难题。“这些工作的关键,就是要收集企业服务案例。”禅城企业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刘德勇说。
这些案例未来可能有两个应用方向:一来,企业服务中心将有代表性的案例汇编成企业办事指南;二来,企业服务中心还能根据沉淀的信息总结分析企业诉求的共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比如,经走访调研发现,政府对企业上市有扶持政策,但对企业并购却没有,不少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期望填补这一空白。为此,企业服务中心计划为此提交相关报告。
不仅如此,沉淀的案例和数据库还可以做企业智库,为下一步成立禅城企业发展方向咨询委员会、为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打下基础。
今年上半年,重点是构建企业服务中心整体架构,整合各类资源;第二阶段将重点发展企业服务中心分中心,充分调度镇街、产业园区和第三方服务联盟资源,做好线下拓展。最终,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服务链条、产业链条对接,构建超预期服务体系。
数读企业服务中心
截至2019年2月28日,企业服务中心通过“1对1”走访企业216家,协助办理28家企业诉求,推送政策汇编232份,向企业提供了5个政策匹配包;
对禅城区企业家座谈会上17家重点企业提出的包括政府政策、人才、知识产权、土地、公共配套等33个问题及建议,进行全程跟进协调、转办和答复;
对禅城区优化提升商业营商环境座谈会上17家商业企业集中反映的涉及交通道路、城市园林、垃圾处理、商业活动、行政审批等涉及15个政府职能部门的52个问题持续进行跟进协调和转办回复,实现问题答复率100%。
新闻推荐
禅城设立 91个维权服务站通过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社会监督体系等,为市民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兴华商场消费维权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为市民提供服务。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