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1岁的佛山科技学院大三学生谢鸿锟,拿着14年前(2005年2月22日)的《佛山日报》剪报,来到展览现场与照片中的自己留影。/甘建华摄
佛山日报讯记者梁建荣报道:“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看到佛山30年来的快速发展。”以“佛山三十年红镜头”为主题的佛山+正能量系列摄影展,昨日迎来最后一批观展者,刚考完复旦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的“佛山仔”冯旭键专程赶回来观展,寻找曾经的记忆。摄影展举行20天来,吸引了过万名市民参观。
摄影展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展览厅举办,展出佛山日报摄影记者甘建华从业30多年来的逾百幅珍贵作品,时间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19年,囊括了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
自3月1日开展以来,每天观展市民络绎不绝,其中既有老人家,也有小朋友,还有外国友人。昨日,冯旭键搭上影展“末班车”,与父母一同前去观展。“从微信上看到此次影展的信息后,就想着一定要回来看看。”趁着刚考完试有时间,冯旭键专程坐高铁赶回佛山,看完影展再赶回上海。
对于家乡佛山,冯旭键既熟悉又陌生。从小在佛山长大,但自从上初中后,他就到广州、上海求学,一般寒暑假才回来。“每次回到家乡,看到的变化都很大。”一张张照片,勾起了冯旭键的回忆。他指着《广佛地铁开出首班车》照片说,那时他正在广州读高一,平时就是坐广佛地铁往返学校。
30年时光流逝,但美好的瞬间始终会留存脑海。前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三学生谢鸿锟带着一张从报纸上剪下的照片来观展,而这张照片正是影展中展出的《开学午餐》。2005年2月21日,寒假后开学的第一天。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学第一次改由专业配餐中心送餐,当年还是一年级学生的谢鸿锟正美滋滋地享受开学的第一顿午餐,嘴角还留有一粒米饭,这一瞬间恰好被甘建华用镜头定格,并刊登在佛山日报上。
“一位亲戚从报纸上看到我的照片后,就把它剪下来交给我妈妈,随后将照片过塑,一直保留至今。”前几天,谢鸿锟在一个小学群里无意中看到这张照片在影展中展出了,感到特别惊喜。于是,他特地去影展找到这张照片,与14年前的自己拍了张合影。“这一系列照片见证了佛山过去30年的历史,而我也是历史的小小见证者。”
一张张或富有历史感或充满活力的照片,感动了无数观展者,超过200人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受。“一场有价值的展览,是一次美好的遇见。虽然只来了佛山四年,但看了两遍展览后,仿佛通过电影观看了佛山过去30年的发展。30年城市巨变,但温情始终不变。”市民“囧荇荇”写道。
新闻推荐
复建的陈太吉酒庄大门复建的太元茶楼出品佛山记者站策划谢红李程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张闻走在跃进路或忠信路的“老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