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丹灶翰林湖成为全市唯一纳入“全国百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景点。戴嘉信摄
发扬“有为精神”,坚持“干”字当头。3月29日,南海区丹灶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在镇党代会提出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的奋斗目标一周后,此次会议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珠三角镇域发展样本之一,丹灶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去年,丹灶排名全国千强镇第63位。今年的丹灶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为主线,在新兴产业集聚、城市空间再造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蓝图绘就,自当扬帆起航。“希望能够全镇上下齐心、干部群众一起努力,在有为精神的指导上,把我们丹灶建设得更好。”丹灶镇党委书记张应统在会上表示,“期待通过3到5年的努力,让丹灶在粤港澳大湾区里面有一席之地。”
会上,经现场全体代表投票选举,陆文勇当选为南海区丹灶镇镇长。
●肖霞赵进帅家枝
创新资源集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当前,佛山正大力推进“强市、活区、实镇”重大改革,南海区也明确了“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的目标,以空间格局再造、产业集群再造、生态环境再造、基层治理再造、政府服务再造,重振“南海虎威”。在此背景下,丹灶提出了要打造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为重振南海虎威贡献丹灶力量。
“2018年,丹灶突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建大平台,引大项目,推动制造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会上当选丹灶镇镇长的镇委副书记陆文勇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一年,丹灶产业集聚更为明显,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多项数据表现亮眼。过去一年,丹灶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72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投资18.7亿元,增长178.69%。全国千强镇排名跃升至第63位,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为丹灶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从仙湖到翰林湖,丹灶在优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打造着一个又一个产业高地。在外部创新资源引入上,去年全年丹灶引入先进制造业项目28个,计划投资总额超百亿元。爱德曼、重塑科技等业内龙头项目也纷纷加码投资丹灶,相继落户。智能安全产业集聚加快,天泽腾龙、华电智能等一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累计引入60多家高成长性企业。
此外,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南海区有为安全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等系列研发平台设立运作,助力丹灶智能安全产业业态更加丰富、链条更加完善。“这是全国最有规模、最有思路的安全产业园。”工信部调研组在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后曾表示。
在内部创新引擎培育上,2018年丹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67家,同比增长60.6%;有效发明专利268件,增长43.3%。仙湖氢谷小镇入围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728创域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值得一提的是,丹灶还获得了“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称号。
民生事业也是丹灶正在快速提升的领域。在学位提升方面,去年,丹灶完成丹灶中学、第二小学广场改造和第二小学教学楼建设,两所民办学校动工兴建,完成仙湖小学和南海中学仙湖校区征地。在医疗健康方面,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7个,试点探索家庭医生工作室进村(居),10家区五星级社区幸福院建成投用,并通过国家卫生镇、省教育强镇复评。
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城市空间提质再造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2019年,是丹灶镇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的开局之年。如何把握发展大势,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启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建设的新征程?
陆文勇表示,要坚持“干”字当头,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全力打好“产业发展高质量”等四大战役,“奋力谱写丹灶改革开放再出发、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的新篇章。”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智能安全产业齐头并进,成为丹灶发展的两大主体产业。张应统表示,2018年对丹灶来说,是充满惊喜与成功的一年。2019年,丹灶将发挥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安全产业大数据平台华南节点等重大平台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和创新集聚。其中,对于仙湖氢谷,丹灶将着力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促进整体联动发展。对于智能安全产业园,丹灶将谋划建设新的科技园区载体,用活安全产业联盟等服务资源。
作为产业载体建设的重要抓手,丹灶将充分用好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省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加大村级工业园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快盘活村级工业园存量载体,推动大金智地片区、城西片区、金沙城区南片区以及大涡鲤鱼工业片区地块改造提升,加速盘活南沙工业区等存量土地和产业载体资源,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再造和传统五金等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空间。
“规划引领、交通先行。”接下来丹灶将以更大格局更高视野谋划丹灶的城市空间格局再造和发展。借力造城、借城聚人,按照“四横三纵”的空间发展格局,加快路网建设,全力推进博爱路西延线施工建设,积极推动季华路西延线早日启动。
此外,在轨道交通方面,丹灶表示将全力争取广州地铁28号线延至丹灶,推动交通快速衔接连通佛山一环、佛山西站、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完善与佛山西站、禅桂中心连接公交班次规划设置安排,设立商务专线对接广佛中心城区。“期待吸引大湾区的高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丹灶集聚,为主动全面融入大湾区提供有力保障。”陆文勇说。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基础,丹灶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其中,将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好“最后一公里”行政服务,推进“一次办成”“证照联办”“办事堵点疏解”等改革。尤其重要的是,丹灶还号召树立“店小二”式服务意识,营造保姆式的良好营商环境。
吹响乡村振兴号角打造丹灶文化名片
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的应有之义。今年,南海区提出要全方位全领域推动乡村振兴,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支持镇街推动乡村振兴。对丹灶来说,这是一轮新的机遇。
过去一年,丹灶积极推进仙岗、南沙、罗行、劳边、东升5个美丽文明示范村居创建,完成10个村居绿化公园建设,全镇新增绿化2270多亩,高品质森林城市和森林小镇创建取得实效。新的一年,丹灶镇在此次人代会上提出,将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引领乡村振兴全面深化。
今年,丹灶将深入谋划推动有为水道、仙岗古村、康园连片成型发展,整合翰林湖、仙湖等生态资源,努力打造乡村旅游龙头品牌,不断丰富美丽乡村旅游线路,主动连接和融入西樵山国家级文旅圈层。在西城村、沙水村、罗行村等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丰富的村居,将试点发展民宿经济,探索发展民宿、创意工坊、特色商业街区等文化旅游产业,留住和展示丹灶的乡愁。
对于本地居民来说,农村人居环境有望继续大幅提升。张应统介绍,如今丹灶正在全力建设42座小型污水处理装置,预计今年六七月份将全部完成。“完成之后意味着我们将成为全南海小型污水处理厂最多的镇,而且基本能够实现污水处理覆盖全镇范围。”张应统介绍,如今沙水村生态修复的污水处理已经可以达到二类水的水质。
接下来,丹灶继续大力推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重点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全面完成“三清理”“三整治”任务,完成80%以上的“三拆除”工作,确保城乡整体面貌干净、卫生、整洁。
丹灶还将在良登村等一批先进村的基础上,持续建设乡风文明、加强基层治理。在乡风文明建设上,将持续打造“一村一品”,切实加强村风民俗和村规民约道德建设,持续增强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去年,作为社区工作的典型案例,罗行社区入选“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百强榜,并写入社区工作法教程。对此,张应统表示,“现在我们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全镇乡村振兴提供样板,希望每个村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未来有更多的村居能够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覃毅)3月27日—28日,由广东省电影局指导,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广东电影年”在佛山南海区西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