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计时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以确认身份。
文/佛山日报记者岑雪莹、周珊莹
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
昨日起,广东省全面启动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与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下分别简称“培训监管平台”、“交通服务平台”,合并简称“两个平台”)联网对接,实施驾驶培训与考试全链条联合监管。两平台对接后,有驾培机构负责人称新措施可杜绝“代打卡”行为,全面净化驾培行业市场秩序,提升培训水平。
变化
人脸识别
确保学时信息真实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与考试大纲》规定,申请学习驾驶的学员应完成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的相应学时,首次明确如C1或C2牌照规定科目一培训课时为12课时、科目二为16课时、科目三道路驾驶培训里程不少于300公里且24课时、安全文明驾驶为10课时,每个学时为60分钟,有效学时不得低于45分钟。
两个平台对接后,要求驾培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配备教练车、教练员及相关教学设施,使用规范教材,并依托培训监管平台严格按照《大纲》等相关规定组织培训,不得随意缩减培训学时、内容。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上月中旬佛山驾培机构教练车就已开始启用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计时智能终端,为此次两个平台对接做准备,确保学时信息的真实有效。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将根据省统一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教练员评价、驾培机构培训质量和学员投诉率等情况,引导社会公众选择培训质量高、服务好的驾培机构进行培训,积极推进驾培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
反响
有效杜绝
驾培“代打卡”行为
“指纹打卡难免出现作假行为,一些学员想早点拿证,就会雇人帮自己打卡。”佛山华升驾校相关负责人透露,部分不良驾培机构为了拉拢生意,甚至会在学员报名时就提出可以“代打卡”,导致学员实际学时数不足。而实施人脸识别功能的计时智能终端后,学员的学车过程可以说都在摄像头监控下进行。学车过程中,计时智能终端系统还会在30分钟内不定时抓拍,同时进行实时人脸比对,一旦被发现造假,系统将自动上传照片到省级培训监管平台,当次学车学时就会作废。
除保证学员足够的学车学时以外,两个平台的对接也对教练起到监督作用。日晟驾校教练陈尧告诉记者,学员进行实操培训时,教练也需要打卡签到,系统拍照,练车过程中如果教练离车超时,系统就会立刻停止计时,教练考勤也会作废。
“有了监督,学员必须满40个学时才能参加考试,这是对学员和其他人负责。”陈尧认为,新措施不仅有利于保障学员个人利益,也有利于全面净化驾培行业市场秩序,提升培训水平。
4月1日起两个平台对接后,学员培训信息省内有效,也方便学员自主选择培训地域和驾培机构。在禅城工作了3年的梁妃玲(中山籍)昨日就到日晟驾校咨询报名学车事宜。她介绍,去年向驾校咨询学车事宜时,被告知需要办理居住证才能在佛山报名驾考,一直拖着没报名。但得益于两平台衔接,梁妃玲昨日在佛山顺利报名学车。
新闻推荐
■罗村城管中队执法人员在“罗村朗沙沙口——罗南大桥(务庄大堤)”段驻守。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