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上的涂鸦作品。
涂鸦艺术家在河堤上创作。
伟岸的奇龙大桥、活灵活现的醒狮、腾云驾雾的五彩飞龙……走在禅城区半月岛湿地公园的河堤旁,目光会被河堤上5000平方米的巨幅涂鸦作品吸引。
40多名来自珠三角、长沙、香港等地的艺术创作者和来自英国、保加利亚等国家的涂鸦艺术家们,以河堤为画布,给春日的奇槎注入了绚丽多姿的色彩和青春元素。经过近两个月的创作,日前,这幅佛山目前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终于完成。
河堤上创作巨幅涂鸦
近日,去半月岛湿地公园游玩的市民都会发现多了一处涂鸦艺术区,不仅成为奇槎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市民新的打卡点。
今年2月,“三龙湾国际涂鸦艺术周”之堤涂计划在半月岛湿地公园举行,来自国内外的40多名涂鸦艺术家围绕佛山元素、生态环境元素、科技元素和奇槎元素四个主题,在5000平方米的河堤上创作。
“我从小生活在东平河畔,对东平河有着特别的感情,这次选择生态元素进行创作。”参与创作的冯健东说,他这次画的是一条斗鱼。
为何叫“堤涂计划”?本次涂鸦活动的组织者霍键伟介绍,“堤涂”英文谐音为“title”,意思是标题。希望把这幅涂鸦作品作为佛山的一个标签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关注奇槎,关注佛山的涂鸦文化。
平时的涂鸦多是在墙面上创作,在河堤斜坡上创作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新鲜的尝试。“与墙面创作相比,斜坡涂鸦最难的就是构图,需要用无人机拍摄,根据涂鸦效果进行完善。”霍键伟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推动涂鸦与传统文化融合
涂鸦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个从美国来的舶来品,在多数人眼里就是一种街头的乱写乱画。“其实是错误的观念。”霍键伟说,现在的涂鸦早已不是简单地往墙上喷颜料,而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
霍键伟从2002年开始接触涂鸦,在他看来,能够天马行空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便是涂鸦的魅力。至今,霍键伟已是佛山涂鸦艺术界佼佼者。2017年,他与朋友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希望通过涂鸦文化的商业应用传播涂鸦文化,实现涂鸦艺术的价值转换。
“我希望将涂鸦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喜欢涂鸦文化。”霍键伟说,“堤涂计划”促进了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佛山的城市面貌与文化给涂鸦艺术家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霍键伟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推动涂鸦艺术与佛山传统文化融合。在本次活动中,为让涂鸦艺术家们熟悉并运用陶艺创作技巧,还请来中国陶艺大师杨英才进行创意喷绘、色料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将涂鸦艺术融入陶艺作品中。“未来还会以陶瓷、石雕、家具等为载体,让涂鸦艺术渗透到更多领域。”霍键伟说。采写/佛山文化周刊记者洪晓诗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聚焦佛山物管费新规,设定物管费指导价上限并非一成不变 业主物管想调价 均可协商解决
2018年佛山第二届物业博览会上,一家物业公司展示安保人员交接流程。(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吴琦媛摄近日,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