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抚摸历史肌肤,沐浴佛山阳光。2016年以来,佛山启动了《历史文化丛书》系列编撰工作,并以每年一辑(10种)的规模推出,至今已经出版3辑30种图书,包括佛山建筑、名人传记、非遗项目等,全面展示佛山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佛山对外展示城市个性和人文特色的窗口。为此,文苑版特别开设“佛山史话”栏目,让读者在这些集学术性、通俗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文字中,阅读佛山故事,感受先贤遗风,传承和发扬佛山发展的人文基因。
在佛山先贤中,李待问是其中一位影响至今的人。李待问出生于佛山大族、官至明朝尚书。《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三辑《李待问传》对李待问的一生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期开始,“佛山史话”栏目将从《李待问传》一书中节选精彩章节,一起来看看吧。
李待问与佛山祖庙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地标。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南方制造业名城佛山来说,祖庙无疑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真武帝)祠之始建不可考,或云宋元丰时(1078―1085年)历元至明,皆称祖堂,又称祖庙,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之首也。”
祖庙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这样的记述可以反映出祖庙历史之悠久。祖庙中供奉的北帝几百年来是佛山民间信仰的中心,祖庙也逐渐成为佛山文化的中枢。“盖神于天神为最尊,而在佛山则不啻亲也,乡人目灵应祠(祖庙)为祖堂,是直以神为大父母也。”佛山人将灵应祠视为亲近祖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神,祖庙与佛山人民这种“如慈母之哺赤子”的关系,成就了佛山人民与祖庙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历朝历代乡人爱戴敬仰北帝,不论是巨富大族还是布衣草民,无不热衷参与祖庙的修缮和维护,这也是祖庙时至今日依然巍然屹立的原因所在。
说起祖庙,就不得不说李待问。李待问,字葵孺,“甲辰三十一年(时间有误,甲辰为万历三十二年,即1604年),李待问登进士,住突歧铺高巷”。初授福建连城知县,累迁至户部尚书。
李待问对家乡地方公益事业十分关心,他大修灵应祠,重修通济桥,捐建文昌书院等,举凡一镇之公益慈善事业无不倾心尽力。毫不夸张地说,祖庙能有今天规模,至今还保存完整,与李待问及其家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明末崇祯年间李待问官至户部尚书后,主持祖庙大修,他还带领家族出资出力,大规模地修建门楼、改塑神像和修复照壁等扩建工程,完工后佛山祖庙的规模成为广东之最、众庙之首。
直到今天,被称为佛山文化地标的“祖庙”牌坊也与李待问家族有关系。今日的祖庙牌坊,其实是李氏宗祠“孖仔祠”中的一座。所谓“孖仔祠”即赠户部尚书李公祠、崇庆里参军祠。“赠户部尚书李公祠,在栅下陇西里。明天启六年(1626年)建,兵部侍郎张心镜题额,祀明赠尚书岐庵公,匾曰"永思堂"。”“参军李公祠,在栅下铺崇庆里。明崇祯丁丑年(1637年)建,祀参军舜孺公。尚书李待问题额,匾曰"德馨堂",大学士黄士俊书。”两祠建有样式相同的祠前牌坊,故俗称“孖仔祠”。1960年牌坊分别被迁往祖庙和中山公园,被命名为“祖庙”牌坊和“秀丽湖”牌坊。继而成为佛山的标志性建筑,两座牌坊均于1991年被公布为佛山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每年正月十五的行通济,在佛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数十万人手持生菜(生财)、风车(转运),浩浩荡荡通过通济桥,取“行通济,无闭翳”的好意头,寓意新的一年顺风顺水,行运生财。
这一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的民俗活动也与李待问有重要关系。明天启五年(1625年)李待问回到佛山见此桥年久失修,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更为重要的是,明末,以李待问为首的新兴士绅集团在佛山进行了全面的整合社会的活动,举凡经济上的平公秤、破垄断,政治上的设立自治机构“嘉会堂”,军事上的设立“忠义营”,文化上的创建文昌书院,无不与李待问的名字相联系。可以这样说,哪里有公益大事,哪里就有李待问等人的参与和贡献。佛山历史上的这段时期,我们可称为“李待问时代”。李待问新兴士绅集团所建立的一整套城市运作制度,“使佛山在明末整合成一个"生齿日繁"的生气勃勃的大都会,使佛山从明中叶的城市雏形过渡到明末比较成熟的都市社会,而且为清代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心城市的有利环境”。
本书希望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对李待问的一生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不局限于对其生平事迹的平面呈现,而是希望将其个人履历与从政行为、地方发展和士人交往等结合起来,探讨其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个人与家族、地方和国家的命运勾连及其互动关系,从而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明代官员形象,以及具有浓厚桑梓情怀的乡绅精英形象。也能透过李待问个人经历,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
(本期内容选自《历史文化丛书》第三辑之《李待问传》相关章节,有删节,作者为杨丽东。)
新闻推荐
佛山市各领域人才工作者用心用情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善做引才“红娘”甘当人才“管家”
A02文/佛山日报记者梁建荣、李静昨天是周日,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层次人才邝清林却不敢久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