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文/佛山日报记者杨婷
从过去的“岭南壮县”“南国丝都”“广东银行”,到曾经的“产权改革先锋”“广东四小虎”,再到连续7年位居“全国百强区”之首,顺德人用敢为天下先的行动,创造了不凡的经济成就,同时沉淀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弹指流年,沧海桑田。成立于1980年的顺德区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家“国家二级博物馆”,它收藏了顺德历史文化的精华。近日,佛山日报记者走进顺德区博物馆,跨越时空,回眸由古至今顺德历代繁兴的历程,追寻顺德千年的文明发展足迹。
传承一部浓缩的岭南史书
推开镂花玻璃大门,沿着80米长廊走进顺德区博物馆。在长廊右侧墙壁上,可以看到由11块金铜色浮雕组成的长卷,上面记载了从先民南迁到顺德解放的历史。长廊左侧,陈列着9位顺德历史上著名人物的雕像。从这条浓缩的历史长廊开始,到“顺德人顺德事”展厅,再到“粤剧曲艺”展厅,一个充满活力又有桑基鱼塘特色的“岭南壮县”渐渐浮现在眼前。
顺德区博物馆原址在顺德大良文秀路,坐落于“顺德新十景”之一的西山庙内。据康熙《顺德县志》记载,西山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自1987年起,顺德区博物馆对外开放。
直到2013年12月,投资近2.3亿元、历时5年打造的顺德区博物馆新馆在顺德新城区建成。新馆新妆,让人眼前一亮。该馆总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总陈列面积9484平方米,馆内设有“顺德人顺德事”基本陈列和顺德祠堂历史陈列,还有“顺德美食”“文物”“书画”“李小龙”“粤剧曲艺”等专题展厅,以及育婴保健室等各类服务及功能区,还有一个临时展厅经常举行精彩展览。博物馆以考古发现、耕作拓垦、工商经营、民间民俗、桑基鱼塘、祠堂神诞等场景再现,向参观者展示顺德古往今来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以及顺德名人的传奇故事、辉煌成就等。
顺德区博物馆馆长萧志华介绍,建馆以来,顺德区博物馆一直重视文物征集工作,以呈现更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为市民了解顺德提供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传承顺德独特的岭南文化。
以2013年至2018年为例,顺德区博物馆以征集、捐赠、移交等形式入库藏品2000多件(套),期间还通过与广东省博物馆以及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等专业机构合作修复藏品1000多件(套)。目前,顺德区博物馆馆藏二级珍贵文物86件(套)、三级珍贵文物2010件(套),涵盖陶瓷、玉器、青铜器、书画、民俗文物等主要类型的文物。
当前,顺德区共有36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9项。顺德区博物馆同时承担“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职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申报、宣传、交流等工作。
良好的馆舍环境,丰富的藏品,贴心的便民服务,让顺德区博物馆广受市民青睐。近5年来,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60万人次以上。2018年,顺德区博物馆获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目前佛山市唯一一家“国家二级博物馆”。
寻宝岭南文化根脉深远
顺德早在先秦时期已有先民活动痕迹,属于百越地区。后来秦朝统一岭南,设置南海郡。自汉代以来,大量的北方移民陆续来到顺德生活、繁衍,造就独特的风土人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顺德许多村落出土了不少两汉时期至唐宋时期的文物,如今就珍藏在顺德区博物馆。这些文物勾勒出了顺德先民活动的场景,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生活、生产状况。
以东汉顶灯陶坐俑(简称:陶俑)文物为例,这个高24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0厘米,重1.86千克的陶俑,1985年出土于顺德陈村西淋山汉墓群,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是顺德区博物馆其中一件镇馆之宝。
“这个陶俑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馆副馆长彭有结介绍,1985年9月,顺德陈村西淋山采石场在施工中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当时,顺德县博物馆派人前去勘察,发现墓室已被炸毁,地面仅见散乱的墓砖,故墓葬形制不清,但根据出土文物的胎质、釉色、器型、制法等方面推断,应为东汉早期的墓葬。
“最终出土器物共10件,包括鼎、壶、豆、三足釜、碗等,其中就有陶俑。”彭有结说,一些模拟生活用品的陪葬品,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这个陶俑胎体厚重,头顶缠巾,头与灯之间有垫圈,上置钵形灯盘。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是裸体的,脸形方正,两眼呈三角形,双膝上曲作蹲坐状,两手置于膝上,五指张开,形象古朴且具有趣味性,与一般的汉人形象不同。”彭有结说,此陶俑应属于汉代陶俑中的托灯俑。托灯俑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和河北等地区均有少量的发现,其中主要是集中在广东地区,“这件陶俑文物是我们了解汉代时期顺德文化的窗口”。
博物馆内收藏的清代著名画家苏六朋作品,同样是了解顺德历史文化与人类文明活动的切入点。苏六朋为顺德勒流南水村人,是清代岭南地区的著名画家,与同为顺德籍的苏仁山并称为“岭南画坛二苏”。
可惜的是,苏六朋在故乡的传说典故极少,村内也难觅其故居,仅存苏氏家族建于清代的祠堂。青少年时,苏六朋到罗浮山,师从宝积寺名僧德堃和尚学习绘画,后到广州城隍庙外摆摊卖画。苏六朋创作画作多取材于都市生活中百姓的市井风俗、平凡生活,透露出他对于苍生的关怀及其对弱势群体的怜恤。
现存于博物馆里的《苏武牧羊图大中堂》正是苏六朋的真迹,作于1847年,纵有335厘米,横有139厘米,是罕见的大篇幅作品。彭有结介绍,图上苏武手持使节,站在雪地上,头发和胡须全部斑白,神色坚定,身旁有三只羊,两黑一白,各有神态。学术界人士指出,“此图用写意手法描绘,寥寥数笔,就使苏武的形象跃然纸上,是难得的传世佳作。”
提升打造顺德文化高地
上个月底,顺德区博物馆原创性展览“巧针彩线画衣绣裳——顺德广绣展”走进文物大省山西省,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傅山纪念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展出。
这是该展览首次走到省外。萧志华说,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在广绣技艺演示和观众互动体验活动现场,顺德广绣传承基地的两位老师被太原观众围着咨询,直到活动结束,观众还拉着老师研究广绣技艺。”
能有这样的效果并非偶然。近年来,顺德区博物馆深挖顺德文化历史,形成以岭南文明为特征的城市历史积淀收藏,并通过馆际合作,把顺德文化带出去,不断做大做强品牌。同时,博物馆还开展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依托顺德本土的人文历史故事和非遗文化,开发出包括明信片、生活用品类、工艺品、礼品等品种丰富、设计新颖的文创产品50多种。这些举措让顺德区博物馆发挥了超过其所在区域的文化影响力,不断建设文化高地。
目前,《顺德区博物馆藏品征集规划(2018~2028)》出炉,广泛征集广彩、广绣及顺德籍书画家代表作等反映当时顺德经济、文化的相关历史见证物。萧志华说,所征集藏品需具备展示价值、研究价值,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以此为基础筹办具有顺德特色的专题展览,未来五到十年,力争走出去跟馆际交流的原创性展览要达到10个以上,明年计划把展览带到南京、大连等地博物馆展出,促进双方文化交流。”
把顺德文化带出去,同时也把优秀文化引进来。每年,顺德博物馆都会利用良好的展陈条件,在丰富博物馆的展览资源的同时,为各社会机构提供展示成果和业界交流的平台。今年,大连博物馆《圆梦——从北洋铁甲到航母舰队》、南京市江宁区《金玉满堂——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古代金、银、玉器展》、内蒙古博物院《契丹王朝——辽代文物展》、广东省华侨博物馆解放军武器装备模型展等展览陆续在顺德区博物馆展出。
以打造“市民博物馆”为目标,萧志华表示,博物馆还开展“顺博工坊”互动体验式宣传教育项目,以顺德本土文化及顺德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为依托,每月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体验活动,包括手作、非遗技艺传授、展览互动活动等,仅2018年就开展151场次活动,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了解顺德文化和历史。
此外,顺德区博物馆还积极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接下来,顺德区博物馆计划投入100万元建设区博物馆集群的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将通过对顺德辖区内博物馆场馆资源的有机整合,实施综合管理,引入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实现信息交流及资源共享,提高观众服务品质,打造顺德文化高地。”萧志华说。
参观指南
◆地址:顺德大良新城区碧水路北侧
◆咨询电话:0757-29829088
◆开放时间:免费开放(特展除外),每周二至周日9时~17时(16:3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公交:乘坐300、301、308、312、316、318、319、902、904、905、918、920、923、928等线路,到“嘉信城市花园”或“顺德区政府”站下车,步行可至。
◆自驾:导航搜索“顺德区博物馆”,车辆可停放在文化中心地下停车场。
专家
找回文化根源
铸造品味城市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达855家。顺德区博物馆能够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中的一员,这在顺德区鉴藏家协会会长胡敏平看来是“实至名归”。
佛山市正在大力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胡敏平认为,作为“岭南壮县”的顺德,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了非常多的文化财富。如何找回文化根源,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把顺德铸造成有品位的城市,顺德区博物馆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领头作用。“博物馆内的各个展厅都集中展现了顺德文化元素,馆内收藏的文物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这对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都起到很大帮助作用。”长期从事艺术品收藏事业的顺德区文博协会执行会长霍锦湛认为,顺德区博物馆是顺德的重要文化地标之一,也是对外开放参观的重要旅游景点,很好地带动了顺德文化经济旅游发展。
“顺德区博物馆一直支持民间收藏的发展,为民间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架起了桥梁。”霍锦湛说,顺德民间收藏事业繁荣,仅顺德区文博协会就有150名收藏家,他们中有企业家、文化专家、收藏大家,还有书画艺术家。顺德区博物馆在体制上很开放,为本地收藏家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引入民间收藏品、艺术品到博物馆展示,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协会将鼓励更多的民间文博团体和收藏家出谋献策,与顺德区博物馆一起,以实际行动支持"博物馆之城"的建设。”
新闻推荐
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操作指引正式实施 改造后的商品厂房15%部分可分割销售
在此次推介会中,顺德也就22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进行了推介,规划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这22个项目大多布局在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