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南海 > 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寻访全球南海会馆

来源:南方日报 2019-11-20 05:58   http://www.kcqsx.com/


樵山文化中心在南海听音湖畔拔地而起,承载着成为南海全球会馆总部的期待。资料图片

特约评论员龙建刚

记者总是在路上。

与无数次出发相比,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远行。从港澳到大洋洲、从欧洲到美洲、从中南半岛到非洲大陆,这个地球上很多地方会留下我们的足迹和叩问。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只寻访一道特别的风景;人海茫茫的城市,我们只关注一个特别的群体。

遍布世界的南海会馆、筚路蓝缕的南海人就是我们这次寻访的对象和主题。这样的角度和立意前人没有做过、今人尚未顾及。我们所做的不仅是填补历史留下的空白,也将为今后的历史留下一个鲜活的样本。

这是一次历史的打捞、也是一次文化的追问,更是一次精神的发现。我们知道:这一声召唤是多么的庄严和神圣。

在中国的版图上,南海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历史有“先有南海后有广东”之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岭南,在濒临南海的地方设立南海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到了唐朝,中央政府将岭南道一分为二,划分东、西两道,东道治广州,因而有了“广东”这个名字。

尽管南海郡已经远走,南海郡所管辖的疆域也分化成许多不同的地名,但承接“南海”作为地名、并成为一个行政建制的地方,唯有今天的佛山市南海区。提起“南海”,我们就会想起遥远的历史。

南海最高的山叫西樵山。它并不巍峨,也谈不上雄伟,却是一座屹立在中国南方的文化地标。1960年初,中国考古学泰斗贾兰坡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得出了西樵山是中国南方最大采石场和新石器时代制造基地的结论,他从考古学意义上提出的“西樵山文化”,得到了世界考古学界的公认和重视。

作为“珠江文明的灯塔”,西樵山不仅光耀岭南,也通过西江水道,烛照广袤的云贵高原。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是这条奔流不息的水道,引发了震撼人心的游子吟: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的作者是黄霑,一个和南海渊源很深的香港才子。他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是一个让他终生念念不忘的美丽水乡:南海里水赤山村。

从古到今,南海儿女都是放眼向洋看世界的人。

史料记载,南海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没有航标的浩渺南海见证了一批又一批、一代接一代闯荡世界的南海人。他们背井离乡、追寻梦想,让今天的南海成为中国的著名侨乡:40多万海外乡亲、70多个旅外社团、数十个南海会馆……

地球上的南海人分布很广,世界对他们的共同印象是: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形象良好、凝聚力强、爱国爱乡。

美国旧金山有一座旅美南海福荫堂,1855年由九江、西樵、狮山三地的华侨创立,这是全美华侨传统社团中第一个悬挂五星红旗的社团,成为当时轰动华人社会的一件大事。

1920年,南海旅美福荫堂创办南海华侨子弟学校,为华人子女提供学习中文的场所,在校生1500多名,是旧金山最大的华侨学校。2009年,南海华侨子弟学校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华文教育示范学校”。

这所不同凡响的学校背后站着一群守望中国文化的南海人。

今年75岁、出生在越南的关信民至今还保留着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他1978年和众多流离失所的难民乘船到菲律宾的悲惨情形。有一天,一个南海同乡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瓶佛山生产的酱油和他分享,来自家乡的味道让他永世难忘。那时,他还不知道南海在哪里、家乡九江是什么模样,但他说的流利粤语却是地道的九江话。

关信民后来移民美国旧金山,成为旅美南海福荫堂负责人之一。他要求全家说九江话,子女必须学中文。这些年,他忙着在全美各地推广南海龙狮文化,他把这项工作称为“留根工程”。

被称为“加拿大高科技之都”的安大略省万锦市有一条“南海街”,它是海外第一条以“南海”命名的街道。促成这件事情的是一个南海人,他叫邓衍锌,祖籍南海官窑。凡是他担任公职的机构、社团和自己的公司,无论是会议还是宴会,都必须奏加拿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寻访全球南海会馆,我们要向了不起的南海人致敬。

不能不说康南海。

1913年12月,当康有为结束16年的海外生涯回国时,曾请好友吴昌硕刻了一枚印章,上书“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到过世界各地最多、接触各国人物最多的一个超级旅行家。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游客,而是一个心怀祖国的行者。在《欧洲十一国游记序》中,他把自己比作“耐苦不死之神农”,游历世界是为了“遍尝百草”,寻找能够医治中国的“神方大药”。

康有为所到之处,竭力兴办中文学校,创设中文报馆,传播中华文化,建立了中国海外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爱国华侨团体。作为戊戌变法的领袖,康南海的特殊身份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所到国家的上层人物。在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见面时,他慷慨陈词,要求美国禁止迫害华工、保护华侨的合法权益。

194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28岁生日那天,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把康有为列为“先进的中国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这是历史最权威、最公正的评价。

这样“先进的中国人”,南海不是一个,而是一批。

1872年,越南华侨陈启沅回到南海,在家乡简村创办机器缫丝厂,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先河。

1879年,日本华侨卫省轩在南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国产火柴厂——巧明火柴厂。这位终结了中国人只能用“洋火”历史的实业家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南海人,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南海成就了他的实业梦想。

1906年,简氏兄弟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本土烟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这两个南海人终结了中国人只能抽“洋烟”的历史。美轮美奂的简氏别墅是简氏兄弟留下的房产,也是佛山现存规模最大的西洋建筑。

简氏兄弟开办国产烟厂的第二年,另一位从美国耶鲁大学归来的南海人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他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南海还有一位奇才,他就是从来未出过国门、自认为“一介书生,学识疏浅”的邹伯奇:1844年,他发明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被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

南海是一座名人辈出的梦工厂,他们在影响历史的同时,也塑造了南海人的气质和血性。这样的禀赋总是在历史的阳光下灿烂地爆发。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南海人与生俱来的变革基因立刻被激活了。这个珠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迅速演变为全民经商的汪洋大海。在硝烟弥漫的市场竞争中,一批南海企业和南海企业家脱颖而出,成为南海制造扬名世界的基石,也是推动南海经济社会进步的伟大洪流。

寻访全球南海会馆,我们就是向浩瀚的南海力量顶礼。

南海会馆遍布全球,名气最大的当属位于北京西城区米市胡同43号的南海会馆。

这个院子原本是清朝官员董邦达的府邸。道光五年(1825年),由南海籍官员吴荣光、廖甡等人筹资买下,兴建了南海会馆,以方便赴京赶考的士子和在京为官、做生意的同乡落脚。

康有为曾六次赴京,最常住的地方就是北京南海会馆。在这里,康有为组建了粤学会、创办了北京第一份民间报刊《中外纪闻》;在这里,康有为七次上书光绪皇帝,策划了试图改变国家命运的变法运动。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也是从这里出逃流亡海外的。

非常遗憾的是,这座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2009年冬天,我第一次走进北京南海会馆,其破败程度让人痛心疾首。很难相信这就是康有为故居、这就是传说中的“七树堂”、这就是天下闻名的维新运动策源地。很多迹象表明,北京南海会馆已经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冯骥才发出保护南海会馆的呼吁。来自佛山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也前往考察,与北京方面商讨南海会馆的修缮保护问题。

来自南海的关注更为有力。

2010年,南海派出15人工作小组,就北京南海会馆的保护问题与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进行调研商洽,得知结果不尽如人意之后,南海政府作出决策:在康有为家乡丹灶启动康园项目,以北京南海会馆原住民麦祖荫绘制的会馆复原图为蓝本,按照1∶1的比例完整重现北京南海会馆,连坐落朝向都完全相同。

这就是南海的情怀和担当。而更大的惊喜是樵山文化中心从听音湖畔拔地而起。

由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的这座尽显岭南气派的恢弘建筑,一开始就被定位为全球南海人的“精神祠堂、文化殿堂”。

全球南海人有一个温馨的约定:定期举办全球南海人恳亲大会。多年来,旅居海外的南海乡亲一直希望家乡兴建一座南海会馆;家乡南海也一直有“世界有南海会馆、南海却没有南海会馆”的遗憾。是两种力量的相向而行,促成了樵山文化中心的惊艳亮相。尽管没有“南海会馆”的名字,但事实上承载和担当了全球南海会馆总部的期待和功能。

樵山文化中心装什么?这是文化南海的重要命题。

寻访全球南海会馆,就是我们从全球视野建构历史南海的一次文化行动。

会馆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因人口流动和迁徙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往往面临这样的困境:到陌生的地方谋生,必然要分享别人的社会资源,不可避免产生诸多矛盾。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承受着远离故土、亲人的情感折磨。正是出于保护自己、协调和解决在新环境出现矛盾的心理需求,以乡土、地缘为纽带的基层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这就是会馆的来历。

会馆的首要功能是“联络乡情、敦睦桑梓”。会馆活动的规模大小、成功与否,是检阅同籍乡人在异地凝聚力强弱的风向标。会馆是乡情的依托,也为同乡人在外部世界的生存与奋斗提供了团体力量的资助。

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因得天时地利之便,各种名号的广东会馆也从中国走向海外。南海人就是最早行动的那一批中国人,最早的海外南海会馆出现在马来西亚。

槟城南海会馆于光绪三十年落成,迄今已有超过一百年历史。巍峨壮观,宽敞雄伟。遒劲有力的“南海会馆”字样下方,有一副醒目的对联:南溟得志鹏程远,海国同心燕会长。

这是何等波澜壮阔的南海情怀!

会馆是凝固的历史档案,亦是鲜活的文化记忆。

会馆研究,不仅是中国史学界的重要取向,也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中国话题。以《中国科学技术史》而著称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美国汉学权威费正清都不约而同地投身到这个领域,以此作为审视中国历史的重大线索。

讲述南海故事,南海会馆当然不可或缺。如果能够梳理南海会馆的全球布局、前世今生和风云故事,当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如果能够将全球南海会馆的精彩“装”在樵山文化中心,让这座被深切寄望的“世界南海会馆总部”变得名副其实,那一定是很大的历史贡献。未来的会馆研究,一定会验证和体现我们的价值。

寻访全球南海会馆,是我们将愿望和使命变为选择和行动。

南海会馆,是南海乡情的舞台,也是南海人对话世界的平台。

吉隆坡南海会馆,一首铿锵激昂的《南海之歌》让人血脉贲张——

遇见南海乡亲就有无限情意深

先辈同乡充满干劲艰辛去创业

赤手浩气扬誓壮心志图强乡亲壮

共闯万重浪每天要自强

同气连心耀我南海

幸得乡亲奉献力量去开天辟地

为我理想去闯看生生不息

回馈社会广阔视野强

这是南海之光

怀着满腔热血胸襟壮齐欢唱

用我一点热引出千分光

共闯万重浪共享国家昌

耀我南海共闯万重浪共享国家昌

耀我南海

这是一首由《男儿当自强》改编而来的歌曲,它是南海人的自信和宣告:南海当自强。唱着这首歌出发,南海从来没有让世界失望。

全球南海会馆有很多名字,除了“南海会馆”,还有“南番顺会馆”“三邑会馆”“广佛肇会馆”等等。林林总总的名称,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南海人是怎样和顺德、番禺、肇庆的乡亲们抱团取暖,他们是怎样手拉手、肩并肩守望故土的习俗和语言,艰难而执著地传播广府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投射岭南力量。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走进世界的南海,我们会发现南海的世界。寻访全球南海会馆,就是还原伟大的岭南世界观。

雄关漫道,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心驰神往;星辰大海,远方的辽阔让我们情不自禁。

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约定。世界很大,我们不怕路远。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著名时事评论员)

新闻推荐

热血“牛坤”凭着“牛劲” 26年守护社区平安

▲梁炳坤背起晕倒的环卫工阿姨赶往医院▲梁炳坤带队巡逻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黄丽娜通讯员陈思颖大眼睛、椭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们为什么要寻访全球南海会馆)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