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实验学校“扬长教育”促进学生自信成长。吴荞言摄
悠扬的歌声飘荡在石门实验学校太平校区,歌舞、朗诵、快板说唱……丰富的节目表演令人目不暇接。11月21日晚,以“爱国·传承·超越”为主题,共计18个节目亮相石门实验学校第20届体育艺术节文艺晚会(下称“体艺节”)。
这是石门实验学校迁址新校区后迎来的首个体艺节,展现了学子们的蓬勃朝气,尽显学校“扬长教育”下的体艺硕果。学校自2010年开始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探索创建“扬长教育”特色学校。历经9年努力,石门实验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已赋予“扬长教育”时代精神和校本理解。
“艺术是没有障碍的语言,我们要把"扬长教育"的教育特色常态化,专注学生个性化培养而非要标新立异,以SMES育人理念为指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石门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阳智平说。
●撰文:王蓓蓓羊建溶王雅铄
18个节目亮相体艺节石实学子展现青春朝气
“我们播种美好的希望,走向明天的辉煌……”悠扬的歌声飘荡在石门实验学校太平校区,南海区青年交响管乐团、教师合唱团与808班张宇涵同学以一首《红旗颂》拉开了石门实验学校第20届体艺节的序幕。
11月21日晚,以“爱国·传承·超越”为主题,共计18个节目精彩亮相体艺节。这是石门实验学校迁址新校区后迎来的首个体艺节,展现了学子们的蓬勃朝气,尽显学校扬长教育下的体艺硕果。
快板说唱节目《百书育英才》一出场便引发了全场呼声,清脆的竹板、有节奏的歌词让大家不由得跟着打起节拍。
“我们没有请专业老师,是由班里一个会快板的同学带领大家集体学习。她教会一个同学,再由这个同学指导其他人,就这样一个教一个,才呈现出现在的效果。”721班的孙蕊同学就是带领大家练习快板的“小教师”,每到课余时间,一群手拿快板说唱的孩子便成了学校一道靓丽风景线。
而歌舞朗诵《谢谢你的爱》赚足了现场观众的眼泪,感动了许多家长和老师,“因为想要借用这个机会感激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所以选择了这首诗表达心声。我们一个月之前就开始排练这个节目,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不断改进,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刚刚表演完节目的804班马浩然说。
歌舞表演青春活力、快板说唱道出学子心声、音乐剧重现欢乐校园生活、形式新颖的歌舞朗诵娓娓道出学生对家长、老师的感激……各色节目齐绽光彩,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美妙的视听享受,也是石门实验学校所有学生展现个性,绽放活力的窗口。
804班的班主任曹文娟不仅带领孩子们参加了运动会的入场仪式,还不停在节目现场奔波,帮助学生排练节目。“我们的口号是"人人参与、样样都得"。"得"并非指获得奖项,而是指学生每参与一个活动都要有所收获和成长,因为经历本身可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曹文娟老师动情地说。
持续两天的体艺节早已成为石门实验学校一年一度的盛事,除了体艺节晚会的精彩节目,早在前一天,石门实验学校就开展了水果拼盘、艺术插花、粘土作品、服装设计展示等活动。
无论是展区中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精美艺术作品、赛场上大家奋勇拼搏的矫健英姿,还是文艺晚会中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无不展现了石实学子的青春活力。
把特色教育做成常态助力学生审美素养提升
在体艺节开幕式当晚,各个班级熙熙攘攘。有的学生面色“凝重”,手托着腮帮,思考着艺术插花的颜色排布;有的学生讨论激烈,思考水果拼盘怎么摆最有特色……
这只是石门实验学校体艺节的其中一幕。20日晚,石门实验学校初一、初二学子开展了水果拼盘、艺术插花、粘土作品、服装设计、即席挥毫等活动,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得到一一展示。凝聚了学生们心血和创意的各项作品让教师、家长们赞不绝口,连连“拍手叫好”。
“我们搞了如此丰富多样的活动,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扬长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展示。”据石门实验学校美术教师李默涵介绍,“扬长教育”既是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传统,其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的孩子在学校有参加舞蹈队、民乐队,同时也很喜欢篮球、跑步等运动,学校的"扬长教育"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发光的地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的性格成长也能起到很好的塑造作用。”804班薛淇严的妈妈葛女士认为,学校给予孩子很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向上,各方面得到锻炼、展现和全方面发展。
“在这个平台下,学生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这就是"扬长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李默涵说,“在外人看来,"扬长教育"是我们的特色,但实际上,"扬长教育"在我们这里已成常态,早就渗透到了教学环节的每一过程。”
从水果拼盘到即席挥毫;从各项体育竞赛到“院线大片”级别的文艺晚会,贯穿其中的,是学生在各个课外领域知识技能的“全面开花”。在这里,只要学生有兴趣,老师便会想办法提供平台、提供课程,将兴趣发展成特长。
而“扬长教育”并非只“扬”学生的“长”,教师的“长”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石门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郭志敏因为爱好“织布”,特意开发了一门跟“织布”相关的校本课程。这门“织布”课不仅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还在南海区校本课程比赛夺得好名次。
在外人看来,信息技术老师教“织布”是何等荒谬,但在石门实验学校却十分正常。只要教师有兴趣、有余力,只要能吸引学生学习,教师的跨界教学就能得到认可与支持。在如今狠抓素质教育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石门实验学校这一大胆创新的理念走在了佛山的前列。
专注学生个性化培养“SMES”理念锻造新时代人才
持续20载的体艺节将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植于每个石实人心中,正如校长阳智平所说:“举行体育艺术节是建构和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人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形式。”
2016年,提取英文校名中各单词的首字母(SMES),对应Study(学习)、Morality(道德)、Enthusiasm(热忱)、Surpass(超越)等四个词汇,石门实验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SMES”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善于学习,崇尚感恩,充满热忱,勇于超越”的新时代人才。
为了实现“每个学生一套个性化课程”的目标,学校不仅配备有以“智能化、现代化、未来感”为特色的扬长教育发展中心、“互联网+”技术领衔的数字教室、大型综合演艺中心、美育中心、恒温游泳馆、无人值守图书馆、多元智能展示中心等一批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场室,更是将可互动、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应用到更多扬长教育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高平台、大舞台。
在今年10月举行的佛山市教职工及学生艺术技能展示大赛中,石门实验学校收获颇丰。音乐科组简敏、苏永洋两位青年教师在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704班学生叶桐以舞蹈《鲜花》摘得2019年南海区“炫舞南海,SHOW我风采”暨南海区第九届“梦翔杯”校园舞蹈展演金奖。
喜欢信息学,如今已加入学校信息学培养团队的阳浩然在去年取得过南海区信息学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我觉得学校的“扬长教育”就是让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我自己对此就深有体会。相信当我们认定一个目标并向它挑战,执着于某一件事并抱有热情地完成,就一定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阳浩然说。
阳浩然还主要负责当晚节目《我和我的石门》的剧本创作。“我们班的剧本一共改了十几遍,其间我们还一起去采访音乐老师以获得剧本创作启发。对于学生而言晚会的意义不在于舞台剧本身,而是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自信,得到成长,我要做的最主要就是陪伴。”其班主任兼物理老师戴鑫贻说。
石实广泛开展赋能式扬长教育,不仅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心,也加强了学生品德修养、增长他们的知识见识、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把“育才造士,立德树人”的教育梦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进一步变革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从小到大,我的兴趣爱好都特别广泛,在石门实验学校,我找到了一个能尽情释放灵感和创意的平台。”813班的学生李宇飞说,“每周的"扬长课程"都是我最期盼的课程之一,许多我小时候就非常好奇的事情,在这里都找到了答案。”
新闻推荐
为求方便,不是商家都会示“收款码”,让顾客自行扫码付款。但近日,南海区狮山镇官窑一名啤酒销售员却因疏忽大意,被一顾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