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南海 > 正文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各项重点工作 破译南海幸福密码

来源:佛山日报 2019-11-26 06:47   http://www.kcqsx.com/


扫一扫二维码,看南海人的幸福故事。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揭晓,南海榜上有名。今年广东共有五个县区上榜,分别来自广州、深圳和佛山,其中南海是佛山唯一上榜的单位。这也是2017年后南海再次夺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殊荣。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衡量城市幸福感的指标有很多,但最简便直观的方法就是看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在要素资源高速流动的社会,一座城市是否让人感到幸福,人们会用“脚”来投票。

南海经受住了这种民意考验。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南海新增人口占全市新增总量的40.5%以上;截至2019年10月,南海集聚的人口超过385万,较2018年有了大幅增长。人口数量的快速聚集,成为南海城市吸引力和幸福感最直接有力的证明。

是什么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感到幸福?又是什么吸引外来人口源源不断汇聚于此?在解开南海幸福密码时,记者发现了其中的要义:以人民为中心。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纵观近年来南海的各项工作,无不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这一初心,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当人民所需所急所盼成为南海奋斗的方向时,群众的幸福感自然不断上升。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赵岚、丘媚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丘媚、阳桦、毛蕾、黎俏婷、黄文婷、崔艺文

品质教育

从2015年起每年对教育的投入均达到40亿元以上,约占全区政府财政支出1/4;

获评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区),全省第一个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试点;

近三年,全区建成及在建教育项目70个,其中小学57所、初中13所,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约3.3万个;

高考、中考成绩领跑省市,高考本科率从四年前的68.8%增长到76.2%。

健康南海

目前全区共有公立医院15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5家,镇街二级甲等医院8家;

从2017年起连续9年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激励优秀医疗人才队伍发展;

推出全国首个由政府自主设计、以药物治疗管理(MTM)为核心工作的家庭药师制度,截至2019年11月家庭药师签约患者超6000人次,慢性病用药管理门诊近4000人次。

文化惠民

截至2019年10月,全区建成1个总馆、7个镇街分馆、181个智慧图书馆(24小时读书驿站)的公共阅读网络;

目前已建成博物馆10家(国有2家,非国有8家),艺术场馆32家;

今年开展区镇村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约5190场,参与人数约216.2万人次;

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含法人单位与个体户)达22962家,同比增长52.4%。

行政服务

2019年,南海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060元/人·月;

上半年共支出社会救助资金2268.2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537.1135万元,发放高龄津贴3333万元,10.6万老人受惠;

上半年募得善款2269.44万元,支出1565.38万元;

截至今年6月底,已设立社区幸福院达199家,累计覆盖长者约15万人。

财政重点投向“群众所需”

每天早上,家住里水镇的吴女士都会走路送女儿上学。走出小区门口,穿过马路,崭新的绿欣小学就出现在眼前。“几分钟就到了,孩子上学非常方便。”吴女士满脸笑意。

如果时光倒流到三年前,吴女士的晨间生活绝对没有这么悠闲惬意。那时他们居住的小区附近没有学校,孩子晓琪只能到远处求学,每天十几公里的车程让一家人疲惫不堪。2016年,南海区佛山市率先探索房地产配建学校模式。随着绿欣小学建成投用,许多跟晓琪一样的小孩过上了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日子。

目前南海共有在校学生52.5万人,教育是市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南海一直将教育视作头号民生工程来建设,从2015年起每年对教育的投入均达到40亿元以上,大约占全区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除加强投入外,南海还大胆探索做强教育的新模式。源源不断的投入换来了市民的满意度,如今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已成为南海无数家庭引以为豪的事情。

教育是南海积极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在使用“钱袋子”的过程中,南海一直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就是造福于民”的理念,用心用情办好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在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方面,南海仅2018年就投入27.2亿元,同时通过实施名医工程、在全国率先推行家庭药师制度、引入省级高端医疗资源等创新举措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养老服务方面,南海区镇财政累计投入逾1.2亿元建设199家社区幸福院,构建起“一网三层”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文化方面,南海2018年投入7.1亿元发展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随着各项民生保障工程落地,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他们脸上流露的笑意,成为政府工作的最佳勋章。

改革重点偏向“群众所急”

“时间就是金钱,这项改革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这个月,田村汽车电子(佛山)有限公司尝到了南海工程建设项目“模拟审批”改革的甜头,项目得以提前一个月开工。眼看工程进展远超预期,施工负责人梁康维心里松了一口气。

梁康维的经历是南海近年实施行政审批改革惠及群众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海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由此衍生了大量行政服务需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南海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打通群众办事的“梗阻塞”。如今,南海已在行政审批改革中拿下诸多“第一”: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务跨城通办和湾区通办,首创“三单管理”模式;在全省首推微信“刷脸政务”;在全市首推包邮服务和容缺受理……这些改革成果是南海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最佳印证。

在工商领域,南海自2014年启动商事制度改革,到今年已实现营业执照与消防、食品、餐饮等54个主题“证照联办”,商事登记全流程办结用时压缩到1.5天;与此同时南海还在全国首创商事登记“跨境通办”。群众的感受和认知是最好的“试金石”,截至2019年10月底,南海区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已达到31.1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7.51%,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38.6%。由此可见,良好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南海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空间的支撑。随着土地资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南海从2015年起先后承担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有效精准破解土地改革难点,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南海从关系群众根本利益领域着手,推动一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渐次开花,有力回应着企业和市民的期盼,也汇聚未来发展的动力。

搭建渠道破解“群众所忧”

茶基村村民何汉沛没有想到,曾经破旧不堪的家乡竟在短短时间内“改头换面”,成为市民青睐的“网红”景点。

今年11月,南海“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以下称“十年百万图行动”)进入尾声,全区确定的22410个区、镇(街道)、村(社区)经济(联)社四级环境整治项目基本完成,南海又一批环境黑点实现蜕变。

桂城街道茶基古村正是其中一员。经历了600年风雨,茶基村的建筑破败不堪,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村民热切盼望着这座岭南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为此南海区将其纳入2019年十年百万图行动中,指导村居引入专业人士,用涂鸦艺术对古村容貌进行活化升级。“整座村焕然一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新鲜感。”对于家乡的变化,村民周姨既欣喜又自豪。

察民意、解民忧,这正是南海开展十年百万图行动的初衷。南海以制造业兴区,在早期发展中留下不少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从2017年开始,南海区开启了一场十年长跑,在镇(街道)、村(社区)、经济(联)社等基层一线广泛发动群众征集环保热点问题图片,在限定时间内对群众尤为关心的热点进行彻底整治,年底组织群众评价整治效果。短短三年,南海通过上下联动全民参与消除了近7万个环境黑点。

想为群众“解困”,唯有抓住需求的“痛点”。这个理念也被贯彻到南海全省率先试点的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中。通过定时定点联系市民群众,南海区搭建起畅通民意诉求的渠道,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化解基层矛盾,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来了就是南海人的“包容度”

昨日上午,南海罗村务庄社区治安队长陈平功照例走进工作室,一位务工者早早在那里等候,希望解决工伤纠纷问题。陈平功耐心记下他的情况,并联系到企业主,约好第二天双方见面协调。这是陈平功工作的日常。作为南海的“明星调解员”,他在工作25年来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超1000宗,劳资纠纷化解率100%,有着良好的口碑。而在调解员之外,他还有着另一重身份:南海新市民。

陈平功来自湖南,但他对如今安居乐业的城市和社区充满了感情。这份感情促使他积极投身基层调解工作,帮助身边人解决烦心事。2017年,他获评“南海区十佳人民调解员”称号;2018年“陈平功调解工作室”成立,成为佛山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大家都很信赖我,也认同我的工作,这是我幸福感的来源。”陈平功如此说道。

有研究显示,流动人口对生活的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就越能促进其对流入城市的认同。在南海,像陈平功一样的非户籍人口已经赶超户籍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感受到城市带来的幸福体验。

“来了就是南海人。”像陈平功一样的新市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这种感受源自南海营造开放包容城市氛围的种种举措。桂城街道翠颐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发动新市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除了强化“当家人”意识,南海还出台政策助新市民在南海生活和干事创业。其中2018年出台的“人才新政”为符合条件的新市民提供了创新创业扶持、购房租房补贴、生活津贴、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便利措施,使其能享受到“政务+公共+金融+商业”四位一体的服务。

南海新市民的获得感直接体现在了人口数据上。今年1月~10月,南海的户籍人口数量达到159.4万,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26万,分别比去年全年提高6.4%、10.2%。

声音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谢晓云:

解人民所需

造幸福南海

每逢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都会把千灯湖点缀得楚楚动人,吸引无数市民前去休闲散步。这是南海人身边的著名公园,更是南海城市建设的骄傲——2015年10月,千灯湖公园击败了众多大名鼎鼎的世界名园,捧回了具有全球景观设计行业“奥斯卡”奖之称的全球城市开放空间大奖。

鲜为人知的是,“千灯湖”是由市民命名的,其背后蕴藏着人民的智慧。后来,湖上架设了一座桥,政府也向市民征名,最终由一位新市民提议的“金海桥”成为了它的代号。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千灯湖和金海桥命名故事里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在历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榜单中,与南海共同入选的城市中不乏人口基数不高的静谧小城。与其相比,南海的幸福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数据显示,2018年南海的常住人口是291万,一个区的人口数量超过很多市。更值得关注的是,南海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已接近1:1,这在南海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也意味着,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南海已经成为一个移民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人民对幸福感的要求更为多元。可喜的是,源于海纳百川的人文传统,南海从来不会忽视外来人口的幸福诉求,而是在人民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上下足功夫。例如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南海区不断增加优质学位,近年来每年投入到教育的资金都在40亿元以上,占据地方财政投入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南海区也鼓励企业家群体奖教奖学,设立“南商教育基金”。这种对教育的倾情投入,国内很多同级地区难以望其项背。

幸福城市考验着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最重要的是人民的感受。尊重人民、以人民为师、以人为本,这是城市幸福的必备条件。而南海区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城市品位,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的幸福带动城市的幸福。

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时,幸福感自然会主动来敲门。

新闻推荐

石门实验学校新校区迎来首届体艺节 坚持“扬长教育” 搭建学生自信舞台

石门实验学校“扬长教育”促进学生自信成长。吴荞言摄悠扬的歌声飘荡在石门实验学校太平校区,歌舞、朗诵、快板说唱……丰...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各项重点工作 破译南海幸福密码)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